春天來了,有一種野菜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很多人都愛挖點回去吃,那綠油油的葉子讓人見了垂涎欲滴,可是,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單純愛吃而已,卻不知道它的預(yù)防保健作用有多強(qiáng)?,F(xiàn)在,讓我們的野菜明星——馬齒莧閃亮出場,聽我慢慢告訴你吃它有多好。 古代本草書中對馬齒莧的描述是這樣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馬齒莧得天地造化之青睞,把五行都占全了,其作用之強(qiáng)大可想而知。 1.馬齒莧是“長壽菜”! 這主要歸功于它的保肝作用,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馬齒莧在營養(yǎng)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2.馬齒莧治療白頭發(fā),效果可是剛剛的。年輕人出現(xiàn)白頭發(fā),不一定都是肝腎虧虛所導(dǎo)致的,還有可能是陽盛血熱,馬齒莧入肝經(jīng),有清熱涼血之功,從根本上進(jìn)行調(diào)治,能使白發(fā)轉(zhuǎn)青絲。 馬齒莧,味酸,性寒,歸大腸、肝經(jīng),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在臨床上廣泛應(yīng)用于濕熱下痢、熱毒瘡瘍、崩漏、便血痔血、熱淋血淋等病的治療。 馬齒莧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敷。對于癰腫瘡毒,可單用本品煎湯內(nèi)服、外洗,或以鮮品搗爛外敷,雙管齊下,能取得更好的療效。還可洗凈搗爛,用紗布絞取汁液,涂抹患處皮膚,以治療皮膚病,如白癜風(fēng)、帶狀皰疹等,對于蜈蚣咬傷,也可涂之。 《本草經(jīng)疏》言:“馬齒莧辛寒能涼血散熱,故主癥結(jié),癰瘡疔腫,白禿,及三十六種風(fēng)結(jié)瘡,搗敷則腫散疔根拔,絞汁服則惡物當(dāng)下,內(nèi)外施之皆得也。辛寒通利,故寒熱去,大小便利也。苦能殺蟲,寒能除熱,故主殺諸蟲,去寸白,止渴;辛寒能散肺家之熱,故主目盲白翳也”。 對于如此純天然、無污染的好東西,春天我們?nèi)ソ纪馓で鄷r,一定要多采一些回來吃,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但注意有三種人不能吃 : 1.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 2.孕婦。馬齒莧是滑利的,會滑胎,有明顯的收縮子宮作用。 3.馬齒莧與鱉甲相克,不能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