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危害有哪些?現(xiàn)代社會很多人工作壓力大和運動少,導致頸椎病的發(fā)病率日漸升高。頸椎病有哪些危害,中醫(yī)對此又有哪些調(diào)理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頸椎病的危害包括: 1、頸椎病的癥狀復雜多樣,危害也有很多。閉眼的時候,向左右旋轉(zhuǎn)頭頸,會引發(fā)偏頭痛或眩暈的,一般大多數(shù)是椎動脈頸椎病的患者。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是下肢肌力減弱以及肌體疼痛的,大多數(shù)是脊髓型頸椎病或者是合并頸椎椎管狹窄癥的患者,這也是頸椎病的危害。 2、后頸部有疼痛感,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就可以減輕,而向下加壓那么就會加重病情,大多數(shù)是頸型頸椎病的患者。頸部疼痛的同時,患者還會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者是麻木,大多是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患者。 適宜頸椎病治療的四款偏方 方一:全蝎10克,娛蚣2條,鹿銜草、川芎、當歸、自然銅、烏梢蛇各15克。將藥加水煎者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飲服2次。 方二:白芍30克,木瓜13克,雞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三:蒼術、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樸、甘草各10克。制成合劑,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為1療程。 方四:葛根25克,靈仙、雞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條(研水沖服)或全蝎8克。本方每日1劑,水煎服,可隨癥加減。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按摩方法 1、揉捏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頸后兩側(cè)枕骨下方,發(fā)際兩邊大筋外側(cè)的凹陷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于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按揉秉風穴 秉風穴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取坐位,用對側(cè)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fā)軟無力為度。 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天牖穴在乳突后下方,胸鎖乳突肌后緣,約平下頜角處。 取坐位,用拇指螺紋面按揉3分鐘,可兩側(cè)同時進行,手法用力適中,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或酸痛感為佳。 此穴具有清頭明目、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4、按揉肩井穴 肩井穴在后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鐘,然后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5、按揉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屈曲肘關節(jié),肘橫紋的外側(cè)頭。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此穴具有清熱和營、降逆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及頸椎疼痛、上肢過電樣疼痛、手臂麻木等。 中醫(yī)拍打緩解頸椎病 1、鍛煉脖子。雙手掌撐住下脖,發(fā)力,上托或下壓,堅持10秒。雙手交叉抱頭,手往前壓,頭往后仰,會感覺脖子后面發(fā)熱,堅持10秒。雙手抱頭,手往左推,頭往右轉(zhuǎn),然后交替,10秒。 2、調(diào)理頸椎曲度。平躺在床上,床邊放把椅子,要比床低5厘米左右,把頭枕在椅子上,這樣就會矯正頸椎生理曲度。還可以做一個小枕頭,睡覺時把頭往后仰一仰。 3、拍打肩部。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能伸多遠伸多遠,一直拍到七十七次。這個動作,如果是年輕人,從后面拍更好。老人從上面拍也行。這樣做,血液馬上流暢。 中醫(yī)教你如何預防頸椎病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fā)。 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版權聲明:尊重知識與勞動,轉(zhuǎn)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臺所發(fā)布內(nèi)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