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借錢給對方,如果數(shù)額比較大,都會要對方打欠條。如果打欠條或者借條的時候,不注意這3個字,可能你的錢借出去就要不回來了。 1、“借條”還是“欠條”,要分清 什么情況下些欠條,什么情況下些借條,這個要區(qū)分好。借條和欠條的有效訴訟期也不一樣:借條為20年,欠條為2年。如果超過了2年,打的是欠條,你起訴人家也可能要不回帳。 2、“今借”和“今借到”的差別 一個字的差別,讓這兩句話的意思截然不同。如果你借錢給別人,人家寫“今借某某”多少錢,意思一變,你倒成了向他借錢的人。 3、“還”字該念做“huan”還是念做“hai” 這個字由于是多音字,不同的念法,會導致意思也不一樣。比如上面,念hai的時候,是表示欠了5萬元。念huan的時候,是已經(jīng)還了5萬元。平時的時候,你可一定要注明才行。 之所以會說這些,主要是因為現(xiàn)在借錢給別人,時不時就會遇到老賴。如果老賴鉆了這些空子,那么,你要賬的時候,就更難了,可能就是吃啞巴虧,一定要引起重視才行! |
|
來自: lzg820wjmpybzi > 《法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