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有四大名種:姚黃、魏紫、歐碧、趙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唐朝牡丹栽培開始繁盛起來,至開元中期,牡丹文化興盛于長安,唐代特別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國運昌隆的標志,種植、觀賞牡丹成為一種社會習尚。 唐代許多著名詩人都留下了無數(shù)歌詠牡丹的佳章妙辭。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

牡丹
唐-鄭谷

畫堂簾卷張清宴,含香帶霧情無限。 春風愛惜未放開,柘枝鼓振紅英綻。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 唐-元稹 
鶯澀馀聲絮墮風,牡丹花盡葉成叢。 可憐顏色經(jīng)年別,收取朱闌一片紅。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 唐-劉禹錫 
平章宅里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 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牡丹(一作詠牡丹未開者) 唐-韓琮 
殘花何處藏,盡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結(jié)繡囊。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應(yīng)恨年華促,遲遲待日長。

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唐-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白牡丹 唐-王貞白 
谷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 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濕,宵傾月魄寒。 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

杭州開元寺牡丹 唐-張祜

濃艷初開小藥欄,人人惆悵出長安。 風流卻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看牡丹 唐-殷益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發(fā)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色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念奴嬌(賦白牡丹和范廓之韻) 宋-辛棄疾 
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 欲笑還愁羞不語,惟有傾城嬌韻。 翠蓋風流,牙簽名字,舊賞那堪省。 天香染露,曉來衣潤誰整。
最愛弄玉團酥,就中一朵,曾入揚州詠。 華屋金盤人未醒,燕子飛來春盡。 最憶當年,沈香亭北,無限春風恨。 醉中休問,夜深花睡香冷。

碧牡丹 宋-程垓 
睡起情無著。曉雨盡,春寒弱。 酒盞飄零,幾日頓疏行樂。 試數(shù)花枝,問此情何若。 為誰開,為誰落。 正愁卻。不是花情薄?;ㄔθ耸捤鳌?/span> 舊觀千紅,至今冷夢難托。 燕麥春風,更幾人驚覺。 對花羞,為花惡。 
訴衷情(牡丹) 宋-張孝祥 
亂紅深紫過群芳。初欲減春光。 花王自有標格,塵外鎖韶陽。 留國艷,問仙鄉(xiāng)。自天香。 翠帷遮日,紅燭通宵,與醉千場。 中國好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