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漢主李勢驕淫,不恤國事?;笢貛泿煼ブ?,拜表即行。朝廷以蜀道險遠,溫眾少而深入,皆以為憂,唯劉惔以為必克。或問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溫,善博者也,不必得,則不為。但恐克蜀之后,專制朝廷耳?!?br> [按] 惔每奇溫才,而知其有不臣之志,謂會稽王昱曰:“溫不可使居形勢之地。”昱不從。及溫既克蜀,昱憚其威名,乃引殷浩以抗之,由是浸成疑貳。至浩北伐無功,而溫遂不可制矣。 【譯文】 晉朝時成漢主李勢(字子仁)驕奢淫蕩,不關(guān)心國事。桓溫率軍討伐,上奏章后即刻出發(fā)。朝廷認為四川道路險阻,桓溫的士卒少而深入險境,令人擔(dān)憂。只有劉惔(相人,字真長)認為必勝。 有人問他樂觀的原因,劉惔說:“我是從賭博來推測的?;笢厥莻€很厲害的賭徒,沒把握贏的絕不會下注。我擔(dān)心的只是,桓溫攻下四川之后,一定會總攬朝廷的大權(quán)了?!?br> [馮評譯文] 劉惔每每贊賞桓溫的才智,而且預(yù)知他有叛逆之心。他曾對會稽王昱說:“不可以使桓溫處于形勢險要之地?!蓖蹶挪宦?。后來桓溫攻下四川,王昱才開始害怕桓溫,而引用殷浩(長平人,字深源)來抗衡。[差多了。]從此漸漸互相猜疑,到殷浩北伐無功時,桓溫已完全無法控制了。 |
|
來自: 醉花蔭L > 《擷取的《智囊》精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