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由于正氣內虛,加之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等原因引起的,以氣滯、痰濕、瘀血蘊結于胃,胃失和降為基本病機,以脘部飽脹或疼痛、納呆、消瘦、黑便、脘部積塊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惡性疾病。
以下治療來自《中醫(yī)內科學》 1、陳氏將本病分為5型論治:①脾胃虛弱型予香砂六君子湯;②肝胃不和型予柴胡疏肝散加減;③脾胃濕熱型予藿樸夏苓湯加減;由胃絡瘀血型予丹參飲加味;⑤胃陰不足型予一貫煎加減。治療45例,臨床總有效率91.12%,胃鏡有效率77.78%。 2、柳氏以黃芪;黨參、吳茱萸、肉桂、丹參、赤芍、香附、三棱、莪術、王不留行、炮山甲、甘草為基礎方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不典型增生61例,腸化生有效率87.5%,異型增生有效率74.5%,臨床總有效率91.8%。
3、刑氏以西洋參、茯苓、白術、黃芩、黃連、半夏、草河車、山慈菇、刀豆子、黃芪、生姜、干姜、生甘草、炙甘草組成基本方隨證加減,防治267例胃癌術后化療副反應,在化療期間及化療后2-4周服中藥,每日1劑,50劑為1療程。 |
|
來自: 昵稱11739632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