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 薛宇
“闊克托別的寒冬是烏紫色的,周遭是寂寥的,赤裸的原野包裹著一座低矮的小鎮(zhèn),在這里,很多東西都還在沉睡。倒是大馬路邊路燈上半腰掛起的燈籠讓人模糊地意識到此時還沒有出正月……”此時,我在一間溢滿銀耳紅棗羹香氣的屋子里讀著李娟的《冬牧場》,這是我第二次拜讀這本書。 《冬牧場》里寫道:這是荒野,什么樣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樣的災難都得吞咽。文中描述阿拉哈爾西南方向的冬牧場的寂靜時寫道,更多的縫隙是用沉默填滿的。我想此時我生活的地方,腳下的這片土地它有的面貌、風情似乎都和冬牧場相差無幾。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我身邊也接觸著像《冬牧場》中漂亮的加瑪、機靈的札達等跟這個土地貼得最近的一群人。他們是有著包爾沙克(哈薩克族一種油炸食品)一樣的熱情、有著奶茶一樣的細膩、有著奶疙瘩一樣質(zhì)樸真誠的一群人。如果說,我們生活的地方,處處都充滿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那么我想李娟沒有機會寫出騎在馬背上,甩鞭子、扯韁繩、大喊大叫這樣的場景,更不會對生存和生活有著如此的感觸。如果可以,我想說,我會花一輩子時間去給外省的朋友說,新疆有一種鮮美的肉叫羊肉、有一種熱情曼妙的舞姿叫《黑走馬》、有一種服飾叫“袷袢”、姑娘名字里都有個古麗寓意美麗,男孩多叫庫爾班,有一頭小毛驢曾拖著庫爾班大叔進京去見毛主席…… 我在讀每一本文學作品的時候,都會習慣與作者“對話”,每一本書在我的手里都是有溫度和生命的。由于很多外在的因素,我無法用腳丈量外面的世界,但就像詩人海子在《草原上》所寫的那樣:我的腳,一顆牝馬的心。
我也愛著我的“冬牧場”,在城市里人們更關(guān)心的是如何活得更好,而我在這里,這個進一趟縣城都需要花費半個小時的地方卻依然純樸自然,這里的白云浮動在蔚藍的天空上,鳥兒歡唱著掠過大片的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