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鎮(zhèn):表里山河 多彩畫廊 山河鎮(zhèn)無一家工業(yè)企業(yè),1995年被命名國家級太行山封山育林示范區(qū)。森林面積約26萬畝,宜林面積0.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9.5%,是國家級公益林密集區(qū)、太行山封山育林重點區(qū)、省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 山河鎮(zhèn)為晉城原始生態(tài)保護最完整的地方,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山里泉風景區(qū)、道寶河、青龕村、竹林溝、洞八嶺村以及姜子牙廟等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區(qū)。 其中,山里泉自然風光旅游區(qū),是晉城最早、最成熟的景區(qū),也是澤州縣水資源最為豐富的景區(qū),景區(qū)內群峰壁立、谷幽隘險,水天一色,其雄姿秀色可與桂林山水相媲美,人稱北方“小三峽”,四季風光如詩如畫。 景區(qū)野生動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國家保護動物獼猴、仙鸛、金錢豹等。在這里,有三國時期的石門魏碑、司馬懿屯兵洞、古棧道等歷史遺跡,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是我們了解三國時期歷史文化的珍貴遺跡。 景區(qū)內還有一處鯉魚灣,沁河九曲十八灣盤蜒彎繞,使得這處山體在其間就像一條橫臥于崇山峻嶺中的大鯉魚,微妙微翹,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道寶河是晉城最著名的原始村落,所有的房屋、豬羊牛圈、道路、河床河岸都是由石頭堆砌而成,層層疊疊排列有序的石頭院落依山而建,這個和石頭結緣的村落將北方農民的質樸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質樸的石頭房子、小橋、道路隱匿在重重多彩梯田當中,成為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心靈凈土,在晉城,這里便是醉美鄉(xiāng)村最好的闡釋。 竹林溝,因沁河在這里拐了一個近180度的彎,故有“沁河玉璽灣”之稱。這里山依水成景,水靠山傳神,山水竟能如此珠聯(lián)璧合,神游到此無不感嘆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青龕村古稱佛龕,因這里深居山底,從山頂俯瞰而下宛如一尊佛龕而得名。這里柴門石屋山環(huán)水繞,滟漾花田千般花色;百年清泉夏涼冬溫,愁溝古道峰回路轉;暮靄如煙里,宛若天上人間。 陳氏始祖陳卜明朝時期由山河鎮(zhèn)東土河村隨著移民來到了當時的懷慶府,在村中設立武學社,傳授子孫習拳練武,經過后世不斷發(fā)展,有了今天的太極拳。1942年晉沁抗日縣政府在山河建立,戰(zhàn)斗英雄、亮劍部隊的衛(wèi)小堂將軍在天安門上出席了開國大典。 謝氏城堡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西周,為公元前821年被周宣王封為古謝國諸侯的元舅申伯所建,運用古代堪輿學理論進行選址,從地下、屋內、房頂三位一體的完整規(guī)劃了城堡的防御體系,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 在謝氏城堡現(xiàn)存的古文化遺跡中,隨處可見周天子和諸侯國屬性的文化遺存,如:象征周天子和諸侯祭天文化的兩座“天廟”,周天子和諸侯祭祖文化的兩座“宗廟”,古代天子封賞給諸侯的禮器“簠簋”文化遺存,評議國家政事的“公議巷”、“議事廳”,象征周朝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六級“江山臺”,銷聲匿跡兩千多年之久的古樂文化“鼓瑟葉應離”的殘存木雕,歌頌謝氏始祖申伯的《詩經·大雅·崧蒿》的原句掛在門匾上,象征古代帝王文化的龍鳳麒麟等隨處可見;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搖籃里,謝氏城堡就有三千年左右的文化積淀,是回眸歷史的一處絕佳窗口,山西唯一,全國少有,素有“太行第一堡”之美譽。 走進山河鎮(zhèn),自然景觀雄偉壯觀、鬼斧神工,山水一色,讓人心曠神怡! “表里山河多彩畫廊”澤州縣山河鎮(zhèn)歡迎您! 2017年澤州縣“醉美鄉(xiāng)村”評選,邀四海賓,迎八方客。讓我們整理行裝,帶上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到澤州的美麗鄉(xiāng)村共赴一場充滿詩意的心靈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