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座神奇的建筑,它曾經(jīng)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群。有多大?四個紫禁城、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夠大么?這就是中國鼎盛時期的政治中心、大唐的皇宮——大明宮。 這座龐大的皇宮共有11座城門,正門名為丹鳳門,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北部有太液池、麟德殿。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余所。整座宮殿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大詩人王維還給它寫過廣告語—— 大明宮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唐朝的興盛和衰落,而興建大明宮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公元617年,李淵在次子李世民等人的協(xié)助下,起兵造反,最終推倒大隋,建立唐朝。“太原起兵”本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答應(yīng)李世民事成之后立他為太子,可建立大唐后卻把太子之位給了長子李建成。李二這下不干了,跟你打天下白打了?說好的太子呢? 在李淵的一堆子女中,李二是最不好惹的,不給我太子我就自己搶。于是,太子爭奪戰(zhàn)正式開打。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長安城皇宮玄武門附近設(shè)埋伏殺死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不愧是心狠手辣的主兒,不但殺死李建成、李元吉,還把他們的兒子全部殺掉,并在族譜中除名,這樣不但太子只能李世民來當(dāng),而且下一任太子也只能是李世民的兒子來做了,斬草除根有木有。李淵無奈之下只得禪位于李世民,自己從皇上降職成了太上皇。 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社會安寧,國家興盛,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雖然他將國家治理的很好,但與父親李淵的關(guān)系卻始終得不到緩和。 可以說,李世民是一個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果敢成熟,經(jīng)過多年的人脈和實力積累,最終一次成功。但成功的背后卻需要付出另一些東西,比如與父親的關(guān)系。 長安城的夏天,潮濕悶熱,而皇宮里更是燥熱難耐。這是因為宇文愷建造長安城的時候,根據(jù)八卦中的乾卦和紫微星的方位,將大隋的皇宮大興宮放在了龍首源最低洼的北部,建造了一個盆地里的皇宮,而大唐是代隋而立,仍將大興宮作為皇宮使用,只是改了個名字叫太極宮。 李世民忍受不了這種悶熱,每年夏天都要到長安城西北部的九成宮避暑。他倒沒有忘了父親,每次都想和老爹一起去,可李淵每次都執(zhí)意不去。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兒子盡點孝道都不行嗎? 原來這九成宮就是隋朝時期的仁壽宮,對,又是宇文愷修的。隋煬帝楊廣就是在這里殺死隋文帝,軾父篡位的。兒子殺老子啊,想想看,那李淵怎么還敢來這兒避暑?先避避兒子吧??衫钍烂駞s一心想做個孝順的皇帝,并沒有要軾父的意思。 問題來了,李世民要帶李淵去九成宮避暑以彰顯孝道,而李淵又不想到那個楊廣曾經(jīng)軾父篡位的鬼地方去。怎么破?看來只得修建一座新的宮殿才能解決了。(大明宮:終于說到我了) 唐太宗貞觀八年,李世民在龍首原的東北部開始為李淵修建避暑離宮。這塊地方地勢很高,空氣清爽,很適合建造避暑宮殿??蛇@座當(dāng)時叫永安宮的宮殿剛開始建造不久,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就在終日郁悶中離開了人世。這座未建成的永安宮也就被叫停了。 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間,運用他超強的政治才干,將國家治理的經(jīng)濟發(fā)達,社會安定,邊疆穩(wěn)固,甚至被四方諸國尊稱為“天可汗”。哪個國家不以來大唐朝圣為榮? 唐太宗晚年立皇子李治為太子,并嚴(yán)加教管,希望他成為像自己一樣的開明皇帝。可他沒有想到,一個他沒看上的宮女卻革了自己兒子的命。他更沒有想到,這個女人主宰了大唐整整半個世紀(jì)的命運。 李治在照顧晚年病重的父親時,看上了父親身邊的一個女人,一個叫武媚的才人,在唐太宗還沒死時就和她私通。公元628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武媚在感業(yè)寺服完國喪之后再次進入皇宮。由于她的攻于心計,心狠手辣,迅速搞定王皇后和蕭淑妃并將她們折磨致死。據(jù)說武則天常常在宮里夢到王皇后和蕭淑妃向自己索命,這個太極宮也成為她急于想逃離的地方。 李治體弱多病,太極宮里潮濕悶熱的環(huán)境逐漸使他不能適應(yīng)。而貞觀之治以來,日漸強盛的大唐也需要一座與之匹配的新皇宮。在停工多年之后,大明宮終于又被修建起來。這次修建的可不是一座避暑的宮殿了,而是大唐最華麗雄偉的皇宮。 修建這么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殿可不是一件小事,據(jù)記載有“十萬工匠”參與其中。而這個偉大工程的總指揮是一個叫梁孝仁的人,當(dāng)時任大唐帝國的司農(nóng)少卿。不知為什么一個農(nóng)業(yè)局的干部卻來監(jiān)督大明宮工程的進展。而所有的史料都沒有記載大明宮是誰設(shè)計的。那么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群的設(shè)計師究竟是誰呢? 現(xiàn)在可以知道的是,大明宮在修建的過程中,一個叫閻立本的人正在擔(dān)任大唐的將作大將。這個“將作大將”可不是賣大醬的,那是專門為皇家設(shè)計建筑的官兒,由此可見,這個牛人很有可能就是中國傳世名畫《步輦圖》的作者閻立本。 閻立本出身貴族家庭,父親閻毗和兄長閻立德都擅長工藝、建筑設(shè)計、繪畫,閻立德也曾經(jīng)擔(dān)任大唐的將作大將、工部尚書,這一家子藝術(shù)基因好的不得了。閻立本的《步輦圖》《蕭翼賺蘭亭圖》《歷代帝王像》都是傳世名畫??磥硪?dāng)大牛,跨界也是必須噠。 立國45年后,大唐的皇宮終于從太極宮搬到了大明宮,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也轉(zhuǎn)到了這里。大明宮終于迎來了它的新主人——武則天。 大明宮的正門被命名為“丹鳳門”,意為“紅色的鳳凰”,這和這位傳奇一生的女皇有著什么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呢? 下次我們再接著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