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而交響樂是音樂中的音樂,是音樂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遠的、深厚的精神境界?!?/p> 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 “扼住命運的喉嚨”,是對這部作品最簡潔有力的概括,貝五震撼了億萬人的心靈,不僅僅在于其波瀾壯闊的音樂旋律中,更在于貝多芬堅韌不拔的人格魅力! 夢想家的狂放不羈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法國浪漫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柏遼茲,其《幻想交響曲》就是一部被人們稱道的“標題交響樂”,充滿了五彩斑斕的音樂織體、光怪陸離的大膽想象。
包羅天地的胸襟 貝多芬《第九(歡樂頌)交響曲》 《貝九》,它的玄妙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灑脫宏偉的胸襟,沒有此等胸懷,不可能涌現(xiàn)出這般創(chuàng)作靈感。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 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樂派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富有強烈民族感和熱愛祖國民族藝術的音樂家,《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做為其傳世之作,構思宏大,氣韻流動,有著生生不息、積極向上的音樂美感,催人奮進。 天真無邪的質(zhì)樸情感 莫扎特《第40交響曲》 莫扎特的音樂精致純凈,充滿了歡樂和友愛,流露著人類最天真無邪的那種質(zhì)樸情感,《第40交響曲》就是典型,相信很多人知道這部交響曲還是通過SHE的那首歌曲:《我不想長大》(改編自本交響曲第一樂章)。 隱忍感恩的責任心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甚至被譽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他用理智克制了對克拉拉的感情,把自己的愛埋葬在絕望的思念里,這是一種更加偉大的感情,源自一顆感恩的心。
恬淡自然的生活心態(tài) 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 寄情山水田園之間是中國古代文人隱逸情結(jié)的一種體現(xiàn),其實在西方音樂史上,不少音樂家都創(chuàng)作過描繪自然或是表現(xiàn)人與自然融合的音樂,貝多芬交響樂中唯一的標題音樂《田園》就是最佳代表。 在劫難逃的宿命感 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 《悲愴交響曲》,描寫了人生的恐怖、絕望、陰郁、壓抑,悲觀,當時(1893年)精神瀕臨崩潰的老柴已經(jīng)感覺到死神一直在追隨著他,這種深深的無望已經(jīng)融入到了這部作品當中。 靈心善感的詩人氣質(zhì) 馬勒《大地之歌》 馬勒是最具東方詩性特質(zhì)的西方音樂家,不僅僅是因為那部采用了七首中國唐詩德文版(包括了李白、王維、孟浩然的作品)為歌詞寫作的聲樂套曲《大地之歌》,更在于馬勒拓寬了交響曲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內(nèi)容。 難以預料的生命旅程 海頓《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 在西方作曲家中,海頓就是一位性格淳樸開朗、親切幽默、生活氣息濃郁的大師級人物,有著驚人的創(chuàng)作力,被譽為“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