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頌》總共655字,內(nèi)容為漢中太守王升表彰楊孟文等開鑿石門通道的功績。文辭為王升撰。 原文:(碑額)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 注釋:此頌為漢中太守王升為歌頌原司隸校尉犍為楊渙開通褒斜道的功勛所刻。“司隸校尉”:官名,漢武帝征和年間初置。“犍為”:郡名。“楊君”:指楊渙,字盂文。犍為郡武陽縣人。武陽縣在今四川彭山縣東。曾任尚書中郎、司隸校尉,任職期間,“甚有嘉聲美稱”。因碑文中有“武陽楊君厥字孟文”字樣,《水經(jīng)注》、歐陽修等稱此碑為“楊厥碑”,誤。此處“厥”字為語助詞,非人名也。 原文:惟坤靈定位,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 注釋:“坤”,《說文》:“地也”,與“乾”所代表的天相對?!肮晒?,有人認(rèn)為應(yīng)即“股肱”,古代“躬”“肱”通用。也有人認(rèn)為“股”指四肢,“躬”指身軀?!坝喙取奔础靶惫取保螝W陽修《集古錄》云:“以余為斜,漢人皆爾”。斜谷,指今陜西終南山之山谷。南口曰褒,在褒城縣北,北口曰斜,在郿縣西南?!独ǖ刂尽吩疲骸靶彼闯霭强h西北衙嶺山,與褒水同源而流派?!薄稘h書·溝洫志》:“褒水通沔,斜水通渭。”“隆”:盛大、高起?!俺恰保阂嬷蓊I(lǐng)域?!俺洹保骸峨`釋》:“以充為沖”充,充足。 譯文:像神靈一樣的乾坤早以將位置排定,這里是河川和水澤的勝地。澤均有所流注,川亦有所溝通。斜谷的河川,其水澤在南郡變得十個盛大,通向四面八方,充盈于整個益州。 原文: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于午,出散入(碑誤作“人”宇)秦。建定帝位,以漢氏(原種作“詆”)焉(焉字別寫)。后以子午,途(途字別寫)路澀(別寫)難。更隨圍谷,復(fù)通堂光。凡此四道。閡(碑作骸垓)隔(別寫)尤艱。 注釋:“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高祖,指漢高祖劉邦。楚漢相爭時,霸王項羽曾“立沛公(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今漢中市)?!薄惨姟稘h書·高帝紀(jì)》)可見漢中是其發(fā)祥之地?!暗烙勺游纭保褐缸游绲馈!肚皾h書王莽傳》:“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師古注曰:“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dāng),故謂之子午耳?!薄俺錾⑷肭亍保荷?,指散關(guān),出散關(guān),即可進入秦地?!皣取薄疤霉狻保航缘孛?。漢中至秦川共有四條通道,除子午道和褒科道外,尚有城固至周至的讜駱道和沮縣至陳倉的陳倉道?!皣取焙汀疤霉狻狈謩e在此二道上。 譯文:昔日漢高祖劉邦接受項羽之封.由漢中起家,經(jīng)過子午道和出散關(guān)進入秦地,建立和奠定了稱帝的基礎(chǔ)。漢朝的名稱,也由此確定下來,。后來由于子午道路途艱澀,又有經(jīng)過圍谷、堂光的兩條道路開通,但這四條道路都存在隔閡.通行都極困難。 原文: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斜(原碑作余),鑿?fù)ㄊT、中遭元二,西夷虐(別字)殘,橋梁斷絕,子午復(fù)循。上則懸(碑為縣字)峻,屈曲流(別寫)顛;下則入(碑作人字)冥(別字),傾(別字)瀉(碑為寫字)輸淵。 注釋:“永平”:東漢明帝年號,“四年”:公元61年。“詔書開斜”:永平四年的詔書失載。但《搐君開通褒科道》石刻載:“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赡芗粗高@次詔書。“元二”:有人釋為“元元”,誤。應(yīng)指安帝永初元年至二年(公元107—108年)?!逗鬂h書. 鄧君傳》云:“永初元年夏.涼郡畔羌,搖蕩西州,詔騭將羽林五校士擊之,(二年)冬班師,迎拜為大將軍”。與下面“西夷虐殘”相合。實際這只是開始,動亂持續(xù)達十年之久。“循”:依照,遵守?!摆ぁ?/span>:昏暗、深沉。 譯文:到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实巯略t,開通褒斜道、鑿?fù)ㄊ?。中間遭遇到安帝永初元年至二年(共元107-108年)的動亂。西夷十分虐殘,橋梁被破壞而斷絕。復(fù)用子午舊道。上面懸崖峻峭,屈曲細(xì)流淌漾于巔峰;下方則深入冥渺,傾瀉輸注于深淵。 原文:平阿淖(別字,一釋泉字)泥,常蔭鮮晏。木石相拒(碑作距),利磨確盤(別字),臨危槍碭,履尾心寒??蛰涊p騎,滯(別寫)礙(別寫)弗前。惡蟲弊(別字)獸(碑作狩字),蛇蛭泰螨(別字)。末秋截霜。嫁苗禾(別寫)殘。終年不登,匱餒之患。卑者楚惡(別寫),尊看弗安。愁苦之難,焉可具言。 注釋:“阿”。丘陵、曲隅?!瓣獭保骸皽匾?,陽也“磨”:磨礪。“確”;堅固。“盤”:厚重的巨石。“槍碭”:抵碰、摔跌。一說為“槍唐”,即利器。“履尾”:《易·履》“履虎尾,(嚙咬)人兇?!薄皭合x葬獸”:“蟲”:《說文》“一名蝮”。是一種毒蛇。惡蟲當(dāng)指此類。“弊”一說即“憋”?!稄V雅* 釋制》:“憋,惡也?!笨梢姳撰F亦即惡獸?!膀巍彼追Q馬蟥,喜食人血?!膀保徽f通萬,“萬”,《說文》:蟲也。亦即毒蛇之類。螨,現(xiàn)在一般指螟鈴蟲。與此處所說”惡蟲”不符,前人已有辨說?!皡T”:乏也;竭也“餒”:饑也?!俺保骸靶脸?,痛也。 譯文:不管是平地或者丘壑,均已陷于泥淖。常年陰暗,鮮見陽光。殘破的木架與石柱相互抵拒,尖利的技椏和巨大、堅固的石面相互摩擦。面對這樣的險境,使人跌摔碰撞,好像模到了老虎的尾巴,令人心驚膽戰(zhàn)。即便是空車單騎,也被阻滯,不能前進。這里有惡蟲兇獸橫行,有劇毒的蛇蝎之類出沒。來到秋季,已降霜雪,莊稼很早就已夭亡,終年不得收獲。貧困、饑餓的災(zāi)患,使平民們十分痛苦,尊貴之人也深感不安。其愁苦之狀,真是難以說得周全。 原文:于是明智(碑作知),故司隸校尉犍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zhí)忠伉,數(shù)上奏請。有司儀駁(別字)君遂執(zhí)爭,百僚(別字)咸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jīng)。功飭爾要,敞而晏平。清涼調(diào)和,烝烝艾寧。 注釋:“司隸校對楗為楊君,厥字孟文”等情況見篇首所注?!柏保簭娨玻∫??!坝兴尽保褐钢鞒謺h的人。“子”:指子午道?!岸冉?jīng)”:謂褒斜道再度可以經(jīng)行?!瓣獭保喊惨?。 譯文:于是我明智的同鄉(xiāng)、原司隸校尉、犍為武陽的楊君孟文,以深厚、執(zhí)著的忠誠之心,多次上奏皇上(建議重修褒斜石門)。主持會議的官員提出反駁意見,楊君則據(jù)理力爭,百官司僚都被說服,皇帝也聽從了他的建議。從此子午道才被廢止,(褒斜道)再度開始通行。其功這是如此重大而顯要:使此道(由敗壞凋敝到)寬敞明亮、安全平坦。清涼調(diào)和之氣充溢,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之勢喜人。 原文: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太守、犍為武陽王升字稚紀(jì)。涉歷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智(碑作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勛。其辭曰: 注釋:“建和”為東漢桓帝年號、“二年仲冬上旬”。相當(dāng)公元148年12月中旬?!巴跎睘闂蠲现l(xiāng),時任漢中太守。 譯文:到了漢桓帝建和二年的十一月上旬(相當(dāng)公元148年12月中旬),時任漢中太守的犍為武陽人王升字稚紀(jì),跋涉山道(視察褒斜道),推本溯源,感嘆楊君的明智和仁賢之舉,刻石歌頌其德行,昭明其功勛。其詞如下: 原文:君德明明,炳(別寫)煥彌光。刺(別寫)過拾遺,厲清八荒,奉魁承杓,綏億御(碑作衙)強(碑作別寫)。春宣圣恩,秋貶若霜。無偏蕩蕩,貞(別字)雅以方。寧靜蒸庶,政與乾通,輔主匡君。循禮有常。 注釋:“八荒”:八方荒遠(yuǎn)之地。見賈誼《過秦論》?!胺羁需肌保褐副倍菲咝??!妒酚洝ぬ旃贂烦珉[云:“斗,第一天之樞。第二旋,第主璣,第四權(quán),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長七為杓。合而為斗?!敖棥保墩f文》:車中把也?!皟|”:安也?!敖梼|御強”:意為把握好方向,即可平定強暴,使世事安康?!罢羰保罕娙??!扒?;天也,見《易卦傳》。 譯文:楊君的德行明明白白,好像明亮的火光一樣。他指刺過失、拾缺補遺。治理好八方荒遠(yuǎn)之 地。他上順天意,合于北斗的旨趣;下制強暴,使世人平靜安康。他宣喻圣恩,像春天一樣和煦,貶斥丑惡,如秋霜一樣嚴(yán)厲。他公正不偏,心胸坦蕩。貞潔文雅,行為端莊。使庶眾寧靜、為政磊落,通于天乾。輔佐主人,匡正君王。遵循禮儀,持之有常。 原文:咸曉地理,知世紀(jì)綱。言必忠義,匪石厥章。懨(別寫)弘大節(jié).讜而益明。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釋(別字)艱即安,有勛有榮。 注釋:“匪石”:《詩邶·柏丹》:“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揆”:推測、籌劃?!白俊保好饕?,高也。“釋”;解也。 譯文:他通曉地理,懂得倫理綱常。言必稱忠義,人心非石,豈可隨意轉(zhuǎn)移。其恢弘的大節(jié),通過其正直的讜論而更加鮮明。他借古明今,與朝廷之情不謀而合,解決了難題,就會得到安寧。真可謂有功勛又有榮光。 原文:禹鑿龍門,君其繼蹤。上順斗(別寫)極,下答坤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樂,庶士說雍、商人咸西嘻,農(nóng)(別寫)夫永同。春秋記異,今而紀(jì)功。垂流(別寫)億載,世世嘆誦。 注釋:“禹鑿龍門”:《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禹沐浴霪雨,櫛扶風(fēng),決江流河,鑿龍門,辟伊闕?!薄岸窐O”“坤皇”見前注?!坝骸保汉鸵??!坝洝保和?,悅也。 譯文:傳說大禹治水,曾鑿開了龍門。今天楊君(重開石門),是繼承了禹的行蹤。此事上可順應(yīng)北斗七星的意旨,下可答謝地皇坤神的安排。這樣就可以從南到北,四海通行無阻。君子們得以安居樂業(yè),庶土之民亦都十分高興。商人欣喜,農(nóng)民的心情亦都相同?!洞呵铩穼μ鞖舛嘤浧洚惓5淖兓裉鞂罹?,應(yīng)把其卓越的功勛。此功應(yīng)流傳萬載、世世傳誦。 原文:序曰:明哉仁智(碑的知字),豫識難易。原度天道,安危所歸,勤勤竭誠,榮名休麗。 注釋:“序曰”:此為全篇總結(jié)之語?!靶荨保杭獞c、美善、喜樂。 譯文:總而言之,楊君的明智,十分清楚,事情的難易,他早已預(yù)知。測度天道,本是安危所系。他以勤懇和竭誠,才終于得到此美善和榮譽。 原文:五官椽南鄭趙邵字季南,屬褒中晁(碑為別字)漢強字產(chǎn)伯,書佐西城(碑作成字)王戎(別寫)字文寶,主。 注釋:“椽”:佐助,引申為屬官的通稱。“屬”:托付?!皶簟保褐鬓k文書的佐吏。漢制州郡及諸曹皆有書佐?!爸鳌保赫{(diào)主其事.即負(fù)責(zé)這項工作。 譯文:五官的屬官南鄭人起邵,字季南,委托褒中人晁漢強,字產(chǎn)伯和書佐西城人王戒,字文寶者.主辦此事。 原文:王府君閔和谷道危難,分置六部道橋。特遣行丞事西城(碑作成)韓(別寫)朗(碑作別字)。字顯公、都督椽,南鄭魏(別寫)整字伯玉(碑作王)。后遣趙誦宇公梁,按(碑作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積(碑作別字),萬世之基?;蚪飧唛w(碑作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焉作別寫)。 注釋:“王府君”:指漢中太守王升?!笆e”:即石倉,用以盛來、薪?!伴w”:即棧道之閣樓。 譯文:漢中太守王升,因憐憫谷道的危險和困難,分別設(shè)置了六個道路橋梁。特派遣行丞事西城 人韓朗字顯公,和都督椽屬南鄭人名整字伯玉,從事其事。后來又派遣趙誦宇公梁和按察中曹名卓行者,制作了可盛糧食和柴草的石倉,這是萬世可用的基礎(chǔ)建設(shè)。又解決了高處閣樓的問題,使它們在向下行走時變得容易、行路者看到這些變化,無不感到欣慰。 原文:伯玉(碑為王字)即日徒(碑作從)署行丞事,守安陽長。 注釋:“伯玉”:即前述都督掾南鄭魏整,他當(dāng)時要遷官。此事與修路無關(guān),屬順便提及?!笆稹保菏鹄??!靶小?;官銜兼攝。大官兼小銜.稱行。“守”:官吏試職,稱守。又,官階低而暫任高官職,時亦稱守?!柏保焊甭殹?/span> 譯文:伯玉(魏整)即日起要改徙署理行丞事,試職擔(dān)任安陽縣令?!?/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