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角色
關羽:紅生
張飛:凈
蔡陽:外
劉備:末
情節(jié)
據(jù)《三國演義》,曹操奪取徐州,劉、關、張兄弟三人,互相失散。關公被圍在土山,張遼說降,訂約三事,暫歸許都。關公之意不以身命爵祿為重,只欲保全二嫂,不負劉備之付托,其不得已之苦衷,當昭于天地古今而無愧。雖曹操待之甚厚,而關公則思念桃園結義之情,耿耿于故主,不獲會面,不能忘懷。所以赤兔千里馬之贈,竭誠拜謝,不避賤人貴畜之譏,毅然決然,封金掛印,往河北尋兄,五關斬將,歷盡險阻艱難。護二嫂車駕,渡黃河,至古城,探悉張飛在此占據(jù),命人通報,欣欣然以為安頓二嫂,暢談闊別,當在轉瞬間也。詎知張飛疑關公已降曹操,見面即以丈八蛇矛奉敬。關公分辯再三,二嫂亦為之解脫,張飛卒不聽。忽后面塵土沖天,蔡陽領兵追至。蓋關公于黃河岸口,殺其甥秦琪,故來報仇。張飛謂關公勾引曹兵,來賺古城。關公無以自明,請張飛擂鼓助威,回戰(zhàn)斬陽。張飛從此疑團盡釋,迎接關公與二嫂入城,各訴別后衷曲,唏噓不已。
注釋
按此劇事實,正史上無從查閱,惟載建安五年,關公去曹操,投劉備。六年,袁紹使備略汝南,汝南賊龔都等應之。曹操遣蔡陽擊都,不利,為龔都所破。是關公尋兄,在上一年,而蔡陽見敗,在下一年。且蔡陽亦不聞被殺,此為《三國演義》增飾無疑。至張飛心疑關公已降曹,閉門不納,史雖不載,事誠有之,櫪老曾見北京正陽門關廟刻石,鄧臨米南宮帖,有關公與張飛書,當非偽作。書曰:“操之詭計百端,非羽智縛,安有今日。將軍罪羽,是不知羽也。羽不緣社稷傾危,仁兄(指劉備)無儔,則以三尺劍報將軍,使羽異日無愧于黃壤間也。三上翼德將軍,死罪死罪死罪?!笔翘似淙蠒?。其一二簡不傳于世。夫公之歸曹,心雖坦白,跡近嫌疑,在張飛豈能無慮,后之納公,殆為三書感動,非以其斬蔡陽而始釋然也。后人以兩事粘合之,亦不免附會矣。
根據(jù)《戲考》第十五冊整理
【第一場】
關羽 (內(nèi)西皮導板) 辭曹只用一小柬,
(四馬童、二皇嫂坐車同上,馬童引關羽上,蹚馬比勢子。)
關羽 (西皮原板) 灞陵橋贈錦袍辭別曹瞞。
(扯四門。)
關羽 (西皮原板) 保定了二皇嫂途歷艱險,
一路上斬六將才過五關。
黃河岸斬秦琪路遇文遠,
送文憑出虎牢又到汝南。
眼望著古城地離此不遠,
(西皮搖板) 且在此松林下少息一番。
(關羽下馬。)
關羽 (白) 啟二位皇嫂:天氣炎熱,請皇嫂暫在松林歇息一時,再行趲路。
二皇嫂 (白) 但憑二叔。
關羽 (白) 馬童,將車輛打至松林。
(二皇嫂、四馬夫同下。)
關羽 (白) 馬童,
馬童 (白) 有。
關羽 (白) 前面已是古城,命你前去,若見了你家大爺,就說二位皇嫂在此,請大爺速速派人前來迎接。
馬童 (白) 遵命。
關羽 (白) 轉來。
馬童 (白) 在。
關羽 (白) 倘若見了你家三爺,他的情性不好,你須要小心一二。
馬童 (白) 得令。
(馬童下。)
關羽 (白) 正是:
(念) 弟兄分別久,今日定相逢。
(關羽下。)
【第二場】
(四上手、張飛同上。)
張飛 (念) 惱恨紅臉的,不仁又不義。無故竟降曹,令人好悶氣。
(白) 來,伺候了。
(馬童上。)
馬童 (白) 有人么?
上手 (白) 什么人?
馬童 (白) 馬童求見。
上手 (白) 啟爺:馬童求見。
張飛 (白) 叫他進來。
上手 (白) 傳你進去,要小心了。
馬童 (白) 參見三爺。
張飛 (白) 你奉何人所差?
馬童 (白) 我奉我家二爺所差。
張飛 (白) 敢是那紅臉的?
馬童 (白) 正是二爺。
張飛 (白) 那紅臉的,不仁不義,忘卻當年盟誓。
馬童 (白) 我家二爺,有仁有義,不忘當年盟誓。
張飛 (白) 他有始無終,不該降了曹公。
馬童 (白) 我家二爺有始有終,無奈暫依曹公。
張飛 (白) 弟兄若要相逢,除非臨陣交鋒。你今到此,甚是不通。
馬童 (白) 眼前倒有一人不通。
張飛 (白) 哪個不通?
馬童 (白) 就是三爺不通。
張飛 (白) 休得胡言??礃專?br> (馬童跑下。)
張飛 (白) 不是這廝急走如風,定刺他個前后皆通。來,帶馬出關。
(眾人同下。)
【第三場】
(關羽上。)
關羽 (念) 柳林春試馬,虎帳夜談兵。
(馬童上。)
馬童 (白) 參見二爺。
關羽 (白) 你可見過你家大爺?
馬童 (白) 未曾見過大爺,見了三爺。
關羽 (白) 你家三爺,講些什么?
馬童 (白) 俺家三爺言道:“二爺不仁不義,忘卻當年盟誓。”小人言道:“我家二爺,有仁有義,不忘當年盟誓。”三爺又言道:“二爺有始無終,不該降了曹公。”小人言道:“二爺有始有終,無奈暫依曹公。”三爺言道:“若要弟兄相逢,除非臨陣交鋒。你今到此,甚是不通。”小人言道:“眼前倒有一人不通?!比隣攩柕溃骸澳膫€不通?”小人言道:“就是三爺不通?!比隣斠慌?,提槍就刺,不是小人兩腿走如風,險被他刺個前后皆通。
關羽 (白) 你家三爺,性情還是這樣驕傲。來,與爺帶馬。
(關羽上馬。四上手、張飛同上。)
關羽 (白) 三弟請了。
張飛 (白) 紅臉的,你背俺大哥,降了曹操,是何道理?你看槍。
關羽 (白) 三弟,你我弟兄相別日久,為何提槍就刺?
張飛 (白) 紅臉的,你投降曹操,貪圖榮華富貴;把桃園結義,一旦拋卻,今日還敢與我弟兄相見么?休走,看槍!
關羽 (白) 三弟,自從你我弟兄,在徐州失散,愚兄萬分無奈,暫依曹操,保定二位皇嫂,但不知大哥三弟的下落。前日得了消息,即刻辭曹,逃出許昌,連過五關,曾斬六將,一路之上,鞍馬勞頓,三弟休得多疑。
張飛 (白) 你休得巧言遮飾,三老子不信。
關羽 (白) 也罷。三弟執(zhí)意不信。愚兄將人頭割下,以表此心便了。
(西皮導板) 鞍馬停韁古城道,
(慢西皮二六板)青龍刀斜插在馬鞍鞒。
弟兄徐州失散了,
我萬般無奈暫且依曹。
過五關斬六將保定二皇嫂,
時時不忘桃園故舊交。
罷罷罷,暫且把頭割掉了,
一腔熱血染戰(zhàn)袍。
馬童 (白) 二爺若要自刎,怎能相見我家大爺?
關羽 (白) 你放馬過來。
(關羽、張飛開打,張飛落馬。)
張飛 (白) 我說二哥,自古以來,哪有哥哥殺兄弟的道理?望二哥饒恕。
關羽 (白) 暫將你的黑頭,寄在項上。快快上馬,迎接二位皇嫂進城。
張飛 (白) 二哥請進城。
關羽 (白) 三弟請進城。
(張飛進城,閉城。)
關羽 (白) 三弟為何將城門緊閉?
張飛 (白) 紅臉的,你投降了曹操,此番前來,分明是捉拿我弟兄二人來了。你若想進城,是萬萬不能。
關羽 (白) 愚兄若真心降曹,豈能斬他六員大將?
張飛 (白) 想是你與奸曹定計,你這里詐開城門,曹兵隨后接應。
關羽 (白) 焉有此事!
(龍?zhí)變?nèi)喊。)
張飛 (白) 你說無有曹兵,那邊旌旗招展,他是何人?
關羽 (白) 是了,是俺在黃河渡口,斬了秦琪,他乃蔡陽的外甥,想是蔡陽帶兵前來,要替他報仇。三弟快快開城,愚兄歇息片時,也好交戰(zhàn)。
張飛 (白) 你若是真心,你將蔡陽斬首,我便開城。
關羽 (白) 三弟,愚兄一路辛苦勞乏已極,縱然交戰(zhàn),還要三弟撥給我些兵將才好。
張飛 (白) 你看他哭的可憐,就是鐵打心腸,也叫他哭軟啦。你要人馬,卻也不難,老張就撥與你十人五騎。
關羽 (白) 十人五騎,要他何用?
張飛 (白) 紅臉的,我這里贈你三通鼓,你若斬了蔡陽,即可開城;如不然,兄弟相見,萬萬不能。
關羽 (白) 也罷,拼著我性命不要,我就與他死戰(zhàn)一番。
(四龍?zhí)住⑺膶?、四下手、蔡陽同上。?br> 蔡陽 (白) 呔,膽大關公,為何將我外甥秦琪殺死?
關羽 (白) 大膽蔡陽,前來作甚?
蔡陽 (白) 老夫帶兵前來。要與外甥秦琪報仇!
關羽 (白) 滿口胡言,放馬過來!
(關羽、蔡陽開打,關羽敗下,蔡陽、眾人同追下。關羽上。)
關羽 (白) 蔡陽老兒,殺法驍勇。他若來時,拖刀計傷他。
(蔡陽上,關羽、蔡陽開打。)
關羽 (白) 爾為何不往前進?
蔡陽 (白) 此乃小小拖刀之計,休在你老爺跟前賣弄。
關羽 (白) 我且問你,曹營中有幾個蔡陽?
蔡陽 (白) 只有老夫一人,并無第二。
關羽 (白) 你身后何人?
蔡陽 (白) 在哪里?
關羽 (白) 看刀!
(關羽斬蔡陽,蔡陽下,關羽隨下。)
張飛 (白) 好漢子,好哥哥!眾將,回營。
(張飛、四上手同下。)
【第四場】
(二旗牌、劉備同上。)
劉備 (念) 二弟在古城,叫人喜在心。
(白) 來,
旗牌 (白) 有。
劉備 (白) 備定冠袍帶履,迎接你二爺進城。
旗牌 (白) 得令。
(張飛上。)
張飛 (白) 啟大哥:時才小弟在城外,言語冒犯二哥,要求大哥替我講個人情。
劉備 (白) 你須要換了文職衣服,迎接他入城;待等進城,必須要跪在他的面前求情。他看在弟兄分上,饒恕與你,也未可知。
張飛 (白) 還要求大哥美言幾句。
劉備 (白) 那個自然。
(眾人同下。)
【第五場】
(關羽上。)
關羽 (吹腔慢板) 弟兄在古城,
蔡陽老兒一命傾。
(旗牌上。)
旗牌 (白) 小人奉大爺所差,特送冠袍帶履,請二爺進城。
關羽 (白) 外面侍侯。
(馬童暗上。)
關羽 (白) 來,
馬童 (白) 有。
關羽 (白) 卸甲更衣。
(吹排子,關羽換衣。)
關羽 (白) 空中什么喊叫?
馬童 (白) 乃是大雁喊叫。
關羽 (白) 想我弟兄們徐州失散之時,大雁在長空啼叫;今日弟兄相逢,大雁又來啼叫,令人好喜。
關羽 (吹腔慢板) 大雁不住在長空叫,
叫得我關云長喜在眉梢。
(龍?zhí)變?nèi)喊。)
關羽 (白) 外面何事喧鬧?
馬童 (白) 你們是何人,在此喧吵?
龍?zhí)?(內(nèi)白) 乃是蔡陽敗兵吶喊。
馬童 (白) 啟爺:乃是蔡陽的敗兵吶喊。
關羽 (白) 你對他們言講,愿降者,叫他們登名列冊;如有不愿降者,贈他們些銀兩,叫他們各歸故鄉(xiāng)。
馬童 (白) 是。
關羽 (吹腔慢板) 愿降者,叫他們開名上冊,
不愿降者,贈銀兩,
叫他們各歸故鄉(xiāng)。
人來與爺把路帶,
大搖小擺走進了古城。
(關羽、馬童同下。)
【第六場】
(張飛冠帶出城,上手同上,迎接,關羽上。)
馬童 (白) 免接。
(關羽進城,眾人同進城。)
【第七場】
(劉備上。關羽上,跪。)
關羽 (尾聲) 弟兄分別有多年,
怎不叫人淚漣漣。
劉備 (白) 賢弟少禮。
關羽 (白) 謝大哥。
劉備 (白) 來,看宴。
旗牌 (白) 宴齊。
劉備 (白) 待愚兄把盞。
關羽 (白) 自家弟兄,大哥何必如此。
劉備 (白) 賢弟一路行來,鞍馬勞頓,兄還要把敬三杯。
關羽 (白) 小弟怎敢。
(劉備送酒,入座。)
劉備 (吹腔慢板) 手足分離在徐州,
今日才得敘情由。
關羽 (吹腔慢板) 有勞兄長來送酒,
倒叫小弟莫來由。
劉備 (白) 賢弟安歇了罷。
關羽 (白) 大哥請便。
(劉備下。張飛暗上。)
關羽 (白) 待俺秉燭,觀看春秋。
(吹腔慢板) 燭花飛爆喜悠悠,
憑幾捫須讀春秋。
關羽 (白) 天色尚早,待我去看二位皇嫂安否。嚇,你是何人,在此擺來擺去?
張飛 (白) 小弟翼德張。
關羽 (白) 莫非是張將軍?
張飛 (白) 不敢,張飛。
關羽 (白) 張三爺?
張飛 (白) 小三兒。
關羽 (白) 你跪在愚兄面前作甚?
張飛 (白) 特來與二哥陪禮。
關羽 (白) 自己弟兄,何必如此。
(張飛起。)
關羽 (白) 嚇。
(張飛跪。)
關羽 (白) 張三爺,張翼德,你且跪在塵埃,聽愚兄道來。
張飛 (白) 咋?
關羽 (白) 想當年,你我弟兄,自桃園結義以來,誓同生死,皇天上帝,共鑒此衷。自徐州失散以后,誤中奸曹詭計,將我困在土山,內(nèi)無糧餉,外無救援,是我情急無奈,保定二位皇嫂,暫且依曹。那曹操暗用牢籠之計,贈馬贈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盤金,下馬一盤銀。那時愚兄雖然身在曹營,無一日不思念兄,無一日不想念弟。嚇,嚇嚇。
(張飛哭。)
關羽 (白) 今日保得皇嫂,歷盡艱苦,指望來在古城,弟兄相會。不想你見面一言不發(fā),提槍就刺,險些兒落一個,弟南兄北。此時話已講明,愚兄要回蒲州解良去也。
(劉備上。)
劉備 (白) 二弟,三弟一時莽撞,還要念在桃園結義之情。
關羽 (白) 他提槍就刺之時,可就忘了結義之情了。
劉備 (白) 愚兄也跪下了。
(劉備跪,關羽跪。)
關羽 (吹腔慢板) 大哥且莫施禮儀,
桃園恩情怎能移?
(劉備、關羽、張飛同起。)
劉備 (白) 正是:
(念) 憶昔桃園共同盟,
關羽 (念) 烏牛白馬祭蒼穹。
張飛 (念) 古城今日重相會,
劉備 (念) 方算當今大英雄。
關羽 (白) 大哥是英雄。
劉備 (白) 二弟是英雄。
關羽 (白) 三弟是英雄。
張飛 (白) 二哥是大英雄。
劉備、
關羽、
張飛 (同白) 請。
(同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