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陸游《游山西村》
-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南宋·志南《絕句》
-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唐·杜甫《絕句》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宋·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 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清·高鼎《村居》
-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南宋·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飏輕云縷》
-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 唐·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唐·王維《渭城曲 》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 宋·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 宋·晏殊《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唐·王昌齡《閨怨》
-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 唐·韋莊《臺城》
-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 宋·徐俯《春游湖》
-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 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 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 唐·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 唐·王維《少年行四首》
-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 元·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 唐·常建《春詞二首》
-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 唐·李商隱《夕陽樓》
-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 唐·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 —— 宋·朱服《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
-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 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 唐·杜甫《后游》
-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唐·劉昚虛《闕題》
-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 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
-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 宋·楊萬里《新柳》
-
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 —— 宋·晏幾道《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 唐·李白《蘇臺覽古》
-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 唐·杜甫《小至》
-
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 唐·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
-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 唐·王之渙《送別》
-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 唐·李白《楊叛兒》
-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 元·楊載《到京師》
-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 —— 宋·秦觀《畫堂春·春情》
-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 宋·楊萬里《新柳》
-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 宋·歐陽修《別滁》
-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 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 宋·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絲》
-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 清·王士禎《真州絕句》
-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 ——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 唐·王建《雨過山村》
-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宋·陸游《卜算子·詠梅》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唐·溫庭筠《商山早行》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唐·林杰《乞巧》
-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 南宋·志南《絕句》
-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 唐·張謂《早梅》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 宋·徐俯《春游湖》
-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 唐·張旭《桃花溪》
-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 宋·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 唐·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 元·馬致遠《壽陽曲·遠浦帆歸》
-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 宋·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 宋·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 宋·姜夔《過垂虹》
-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 唐·杜甫《狂夫》
-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 唐·劉禹錫《楊柳枝
-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 宋·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
-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 宋·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 唐·黃巢《自題像》
-
赤闌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 —— 宋·陳克《菩薩蠻·赤闌橋盡香街直》
-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 唐·杜荀鶴《送人游吳》
-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 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
-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 宋·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
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 —— 宋·張孝祥《水調歌頭·和龐佑父》
-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 唐·雍陶《天津橋望春》
-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 唐·徐凝《七夕》
-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 唐·劉禹錫《楊柳枝 》
-
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 宋·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 唐·張籍《成都曲》
-
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 —— 清·納蘭性德《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
-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 宋·晏幾道《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
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 宋·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 —— 唐·溫庭筠《楊柳八首·其三》
-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 宋·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唐·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 宋·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 明·沈周《題畫·碧水丹山映杖藜》
-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 —— 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 宋·秦觀《納涼》
-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 明·李夢陽《汴京元夕》
-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
紅橋二十四,總是行云處。 —— 宋·姜夔《側犯·詠芍藥》
-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 唐·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 唐·李白《陌上?!?/P>
-
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 —— 宋·張先《江南柳·隋堤遠》
-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 宋·萬俟詠《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 —— 明·陳子龍《畫堂春·雨中杏花》
-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 唐·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
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 南宋·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 —— 明·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
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 —— 唐·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 —— 宋·張先《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
-
垂釣板橋東,雪壓蓑衣冷。 —— 近代·釋敬安《題寒江釣雪圖》
-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 唐·李白《焦山望寥山》
-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 —— 唐·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 宋·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
花開深洞仙門小,路過懸橋羽節(jié)輕。 —— 唐·劉滄《贈道者》
-
無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橋柳。 —— 宋·毛滂《踏莎行·元夕》
-
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 宋·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
海棠枝上立多時,飛向小橋西畔去。 —— 明·宋徵輿《玉樓春·燕雕梁畫棟原無數》
-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 明·朱栴《官橋柳色》
-
滿隄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 —— 清·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
莫道藍橋路遠,行云中隔幽坊。 —— 南宋·吳文英《風入松·為友人放琴客賦》
-
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 —— 唐·溫庭筠《春洲曲》
-
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 —— 唐·齊己《送人游塞》
-
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 宋·姜夔《釣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