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半翅目昆蟲---蟬(6) 蚱蟬又名知了,黑老哇哇,幼蟲期叫爬拉猴、蟬猴、知了猴、結了猴、結了龜、神仙或蟬龜,為同翅目蟬科中型到大型昆蟲,約2000余種。體長2~5公分(0.8~2吋),有兩對膜翅,復眼突出,單眼3個。螽蟬科有兩個種,俗稱為毛蟬僅分布于澳大利亞南部。 蟬的卵常產(chǎn)在木質組織內,若蟲一孵出即鉆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經(jīng)5次蛻皮,需幾年才能成熟。雌蟲數(shù)量多時,產(chǎn)卵行為會損壞樹苗。 蟬多分布熱帶,棲于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現(xiàn)的三伏蟬——蛾蟬屬等屬的種類——外還有周期蟬。最著名的周期蟬有17年蟬和13年蟬魔蟬屬,隔一定時間在一定地區(qū)大發(fā)生一次。 有些種從鳴聲、行為和形態(tài)上較易鑒別。每個種的雄蟬發(fā)出3種不同的鳴聲︰集合聲,受每日天氣變動和其他雄蟬鳴聲的調節(jié);交配前的求偶聲;被捉住或受驚飛走時的粗厲鳴聲。 002.黑翅蟬2
|
|
來自: 獵鷹個人圖書館 > 《昆蟲與植物、昆蟲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