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各種新鮮蔬菜上市了, 雖然現在很多蔬菜四季都有, 但還是應時應季的最營養(yǎng),最好吃! 春天千萬要吃,錯過就要再等一年哦! 豌豆芽又叫做"龍須菜"、"蝴蝶菜"。中醫(yī)認為,豌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入脾經、胃經和大腸經。豌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和止痛止瀉的功效,如果經常食用豌豆苗,曬黑的肌膚就可以得到修復,我們的皮膚也會變得清爽不油膩。 酒香豌豆芽
做法: 1.將豌豆芽洗凈,去除豆苗尾部部分,瀝干水分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油,然后倒入豌豆面翻炒幾下 3.加入老酒,鹽,糖,雞粉,快速翻炒約30秒中左右即可出鍋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 香椿性寒味甘,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具祛風散寒、消炎解毒、健脾理氣、殺菌抗病等功效。 香椿炒雞蛋
做法: 1.香椿洗凈,過開水焯燙30秒-1分鐘時間,看香椿芽由紅變綠即可; 2.撈出過涼水浸泡,濾干水份。切碎,打入雞蛋,拌勻備用。用前先放鹽,不能早放; 3.鍋里熱油,大火,倒入蛋液。迅速翻動,至蛋液半凝固; 4.立刻關火,再繼續(xù)翻動幾下,利用余溫使得雞蛋全部凝固即可,這一過程也就一分鐘時間。切莫炒起來沒完,如果雞蛋一老,就不好吃了。然后用鏟子把炒好的香椿雞蛋往中間聚合,扣上一個平盤,倒扣鍋子,雞蛋餅就在盤里了。這一過程也要快,不能讓雞蛋在熱鍋里太長時間,防止底部變老。 菠菜性涼、味甘辛,具有清熱解毒、去除春燥的功效。含豐富的葉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K、胡蘿卜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膳食纖維等物質。因其性寒涼,脾腎陰虛者慎食。春天的菠菜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吃菠菜最好不去根,菠菜連根吃,營養(yǎng)會翻倍。 核桃杏仁炒菠菜
做法: 1.核桃和杏仁放微波爐高火烤兩分鐘。 2.菠菜摘好洗凈。 3.坐鍋燒水,水開后把菠菜下鍋焯熟撈出。 4.菠菜放在大碗里,加入核桃和杏仁,再加入蒜末。 5.坐鍋燒油,油差不多九分熱的時候淋在蒜末上。 6.加入鹽和半勺生抽,再淋入適量芝麻油拌勻即可食用了。 春天正是吃蘆蒿的好時候。蘆蒿有白、青、紅三種,我們常吃的是青蘆蒿。一根根蘆蒿就像柔韌的柳枝,細細長長的桿上有一節(jié)一節(jié)的小突起。 蘆蒿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蔬菜。同時,由于蘆蒿中含有一種芳香油,因此具有獨特風味,能起到健脾胃、化痰熱、助消化的功效。水生的蘆蒿性涼,味甘,可以平抑肝火,最適宜春天養(yǎng)肝護肝。清爽的口感還可以預防咽喉疼痛并緩解燥火導致的便秘。 蘆蒿炒香干
做法: 1.蘆蒿去根去葉子,擇成段洗凈瀝干,香干切絲,蒜切末。 2.油鍋注入食用油,調中小火,溫度至6層,加入蒜、花椒爆香。 3.片刻后,倒入蘆蒿,調大火翻炒。當蘆蒿莖碧綠后,倒入香干。 4.翻炒片刻,加入食鹽、糖、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上湯皇帝菜,聽著名字相當霸氣,上菜后一看,細細的嫩桿上有幾片鋸齒狀的綠葉子,散發(fā)著一種野菜的清香,這不就是茼蒿嘛。夾一筷子嘗一嘗,嫩桿脆嫩多汁,清爽宜人。 茼蒿的清香氣味是由于它含一種揮發(fā)性的精油,能夠刺激食欲。現在氣溫回暖,很多人食欲不振,吃點茼蒿能起到開胃健脾的作用。 蠔油茼蒿
做法: 1.茼蒿洗凈整齊碼放到盤內,大蒜切成末撒在茼蒿上 2.碗內加蠔油、鹽、雞精、用適量清水調成汁淋在茼蒿上 3.開火,待鍋開后把茼蒿放入蒸鍋內,大火蒸5分鐘取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