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山 每一處水 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那些花開的美麗瞬間 那些流水的輕盈律動 一切的一切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 在云南的西北部,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是天堂的后花園,是人神共居的人間仙境。自然環(huán)境奇特,壯觀,這里就是“云南最后一片秘境”——怒江! 怒江的美或纏綿、或溫婉、或婀娜...
在 季 節(jié) 春天的怒江,江水碧如藍,兩岸的木棉花紅盛火,如一位溫柔可人的女子,不時把它曼妙的身影留在江畔;而那條“容易憤怒的河” 尤如一條玉帶纏繞在群山之中。 夏天的怒江,朦朧的山霧下,是一排排青翠欲滴的樹林,洶涌澎湃的怒江伴隨高黎貢山一路南下,一靜一動為夏季的怒江增添不少活力。 秋天的怒江,美的驚心動魄,隨手一拍都是醉人的封面照。這里天格外的藍,水格外的清澈,正是大自然用畫筆勾勒濃墨重色彩世界。 冬天的怒江,反而靜謐的出奇,一改夏天咆哮的憤怒,沉淀出溫婉的韻味。
在 神 秘 未到過獨龍江時,聽說它是一個遙遠而神秘境地。這里的江水江水湍急,暗礁橫斜,渡船是不可能的,于是人們只有“飛”過峽谷,才能不斷絕兩岸間的聯(lián)系。 當(dāng)你走進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秘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堪比瑞士的絕美景觀;造化的厚愛,賦予它極致的神秘富饒。 曾有人親眼見過,獨龍族人真的能“飛”過峽谷,而且還有多種“飛”法呢。第一種被人們稱為吊橋,獨龍族人無論背多少東西,無論白天黑夜都能從“吊橋”飛身過江,動作輕盈,如履平地;另一種過江的方法就是溜索。 隨著吊橋的架設(shè),“溜索”現(xiàn)在更多地成了一種觀光的項目。
在 山 峰 秀美的碧羅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雪山群體,北段稱梅里雪山,中段稱太子雪山,南段稱碧羅雪山 ,山頂終日白雪皚皚,頗為壯觀。 怒江的一邊是碧羅雪山,另一邊就是高黎貢山。與碧羅雪山終年“白頭”不同,高黎貢山的風(fēng)景是隨四季變換的。
在 田 園 丙中洛是怒江大峽谷最北端的最后一個村子,也是大峽谷中最美麗的地方,幾乎每一個到過這里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想必你還記得怒江“U”字江畔,江水環(huán)繞著一個桃花盛開的“半島”……這個“半島”便是坎桶村。 這里還有比瑞士田園風(fēng)光更美的霧里村,在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小小村落,原始又靜謐。 秋那桶村是整個怒江大峽谷中最精華的部分,這里有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眾多的瀑布,在峽谷中穿行景色非常壯觀,是徒步者的天堂。
在 人 文 曾有人說,在怒江大峽谷,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教堂。在碧羅雪山腳下就有一座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 這座教堂本身無甚稀奇,但在低壓云霧、巍峨群山,和一汪澄水的映襯下,民眾堅守一份深入骨子的虔誠,便仿佛能看到信徒聆聽四聲部唱詩的場景,平靜和諧。 在怒江邊,還生活著一個神秘又質(zhì)樸的民族——獨龍族,而獨龍族有一種奇特的民俗——“紋面”。 關(guān)于獨龍族的婦女為什么“紋面”?說法很多,有說是成人禮,也有說族長是擔(dān)心外族搶他們的女人,所以對獨龍族女士進行紋面。據(jù)史料記載,獨龍族女在唐代就有紋面的習(xí)俗,紋面是她們民族身份的一個象征。隨著時代變遷,獨龍族只剩下三十幾位紋面老人了。 在這里,多民族和睦相處,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氣勢磅礴,風(fēng)光淤泥的獨龍江,神秘的獨龍都賦予怒江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 讓我們盡情地在這里撒歡,讓靈慧自由的飄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