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中的不良事件 由于臨床試驗進行的條件存在很大差異,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法與另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直接比較,可能也不能反映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發(fā)生率。 本品的安全性在美國等國外的臨床研究中已被證實,涉及患者超過11000名??傮w而言,患者對于使用本品每日劑量達10mg范圍內均有較好的耐受性。本品治療過程中報道的不良反應,多為輕或中度。在本品10mg(N=1730),直接與安慰劑(N=1250)對照的臨床研究中,氨氯地平組由于不良反應停藥的僅有1.5%,對比安慰劑組(約1%)沒有顯著性的差別。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頭痛和水腫。與劑量相關的副作用發(fā)生率(%)如下: 其他不良反應與劑量的相關性不確定,但是在安慰劑對照研究中發(fā)生率超過1%的包括: 個別不良反應顯示與藥物和劑量相關,且女性應用氨氯地平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男性多的顯示如下: 在臨床對照研究、開放研究或上市后應用中,患者下列事件的發(fā)生率0.1%,具相關性尚不確定,在此列出以提醒醫(yī)生關注: 心血管系統(tǒng):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動過速以及房顫),心動過緩,胸痛,低血壓,外周局部缺血,暈厥,心動過速,體位性頭暈,體位性低血壓,血管炎。 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tǒng):感覺遲鈍,周圍神經病變,感覺異常,震顫,眩暈。 胃腸系統(tǒng):食欲減退,便秘,消化不良**,吞咽困難,腹瀉,腸胃脹氣,胰腺炎,嘔吐,牙齦增生。 全身:過敏性反應,乏力**,背痛,熱潮紅,全身不適,疼痛,僵直,體重增加,體重下降。 肌骨骼系統(tǒng):關節(jié)痛,關節(jié)病,肌肉痛性痙攣**,肌痛。 精神病學:性功能障礙(男性**和女性),失眠,神經質,抑郁,夢境異常,焦慮,人格障礙。 呼吸系統(tǒng):呼吸困難**,鼻衄。 皮膚及附屬物;血管性水腫,多形性紅斑,瘙癢**,皮疹**,紅斑疹,斑丘疹。 **在安慰劑對照研究中,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率小于1%,但是在所有多劑量的研究中,這些副反應的發(fā)生率在1%至2%。 感覺異常:視覺異常,結膜炎,復視,眼痛,耳鳴。 泌尿系統(tǒng):尿頻,排尿障礙,夜尿。 自主神經系統(tǒng):口干,多汗。 營養(yǎng)代謝:高血糖,口渴。 造血系統(tǒng):白細胞減少,紫癜,血小板減少。 下列事件發(fā)生率<0.1%:心衰,心律不齊,早搏,皮膚變色,蕁麻疹,皮膚干燥,脫發(fā),皮炎,肌無力,顫搐,共濟失調,肌張力過強,偏頭痛,皮膚發(fā)涼,情感淡漠,興奮,健忘,胃炎,食欲增加,稀便,咳嗽,鼻炎,排尿困難,多尿,嗅覺障礙,味覺障礙,視覺調解異常以及干眼癥。 其他偶發(fā)的不良反應很難與合用藥物的作用或伴隨疾病相區(qū)分,如心肌梗死或心絞痛。 常規(guī)試驗室檢測數據在氨氯地平治療中并沒有臨床顯著性的變化。血鉀,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尿酸,尿素氮或肌酐均沒有臨床相關變化。 在CAMELOT及PREVENT研究中(見[臨床試驗]),其不良反應與前面報告的相似(見上)。外周性水腫是最常見的不良事件。 上市后報告 因為這些反應由未知樣本量的人群自愿報告,因此無法可靠評價發(fā)生頻率或確定與藥物暴露的因果關系。 以下上市后應用中發(fā)生的事件罕有報道,與藥物的相關性尚未確定:男性乳房增大。在上市后應用中,有報道由于使用氨氯地平導致患者黃疸與轉氨酶明顯增高(多與膽道梗阻或肝炎的表現(xiàn)相一致)而需要住院治療。 在以下患者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的安全性問題:慢性阻塞性肺病、代償良好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以及血脂異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