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的美景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意猶未盡地離去了。 春 游 唐·白居易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fù)逡巡。 回頭問妻子,應(yīng)怪春游頻。 誠知春游頻,其奈老大身。 朱顏去復(fù)去,白發(fā)新更新。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shù)交親。 大限言百歲,幾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輪。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 賞析 詩人經(jīng)常外出春游,擔(dān)心老妻抱怨,于是解釋一番,最后總結(jié)一句話:春天來了,不去春游玩樂,恐怕是個傻子吧! 詩人迷戀春游,又要考慮妻子的感受,言談中表現(xiàn)出達觀的精神,以及一顆不可磨滅的童心。 春游樂 唐·施肩吾 一年三百六十日,賞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塢花滿園,東家少年西家出。 賞析 “東家少年西家出”就是“東家、西家少年出”,由于韻律調(diào)整了語序。 一年三百六十天,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的,哪有和春天的景物相似的呢。彎曲的村路上長滿了青草,園子里開滿了鮮花,家家戶戶的青年人都出來游玩了。 春游曲 唐·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賞析 江邊一片杏樹林,一夜春風(fēng)催花開,萬樹顏色深淺不同的杏花,映照在一江碧瀅瀅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著江水,江水浸潤著杏花,江邊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襯,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濃郁! 春 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賞析 這首詩表面上看是一首春游詩,并且被認(rèn)為是詠春詩作中的名篇。 但是第一句說春游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那里在朱熹生活的南宋時期,早已被金人侵占,朱熹也不曾北上,當(dāng)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春游尋芳。 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講學(xué),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叭f紫千紅”比喻儒學(xué)的豐富多彩。 湖 上 宋·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賞析 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詩。湖上的風(fēng)光,亂鶯紅樹,白鷺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 在風(fēng)和日麗的艷陽天里,人們欣賞湖上風(fēng)光,心情該是多么舒暢;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這氣氛又是多么熱烈。 全詩語言清新流利,景物絢爛多姿,用音響和色彩繪出了一幅歡樂的湖上春游圖。 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賞析 燕子雙飛,兩岸桃花貼著水面開放,幾場春雨使得河水漫過了小橋,游人無法過河,正感到掃興的時候,卻見一條小船從那柳蔭深處撐出來。 白下春游曲 明·金大輿 長干寺前花不稀,淺紅深白映山扉。 樓頭載酒看花坐,堤上行吟踏月歸。 賞析 飲酒賞花,最后唱著歌兒,踏月而歸,這可真是一次愜意的春游! 湖上雜詩 清·袁枚 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賞析 青春是最令人如癡如醉的,但是年華如水,青春易逝,所以當(dāng)珍惜時光,珍惜這明媚的春光! 春 游 李叔同 春風(fēng)吹面薄于紗,春人妝束淡于畫, 游春人在畫中行,萬花飛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黃,柳花委地芥花香, 鶯啼陌上人歸去,花外疏鐘送夕陽。 賞析 這首詩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本色自然,就像春天早晨的一股清新,給人留下的一種純凈。 這首詩本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合唱作品《春游》的歌詞。讀歌詞,唱歌曲,想弘一,人生在世,求淡之美,“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