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有一種中草藥叫“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本草綱目》:“腎苦燥,宜食辛以潤之;肺苦逆,宜食苦以瀉之。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瀉火,乃二經(jīng)氣分藥也。‘’關(guān)于這個知母名稱的由來,還有個小故事! 從前有個老太婆,無兒無女,年輕時候靠挖藥為生,由于她不貪圖錢財,常把藥草白送給生病的窮人,所以毫無積蓄,到年老體衰之時,不能爬山采藥了,只能沿街乞討過日,而那些昔日受過她恩惠的病人卻也不管不顧! 老太婆整日愁眉苦臉,大家都以為她為生計而愁,但是老太婆擔(dān)心的卻是自己這么多年,積累的認(rèn)藥本事無人可傳,還擔(dān)憂在一些隱秘之地,可救人治病的草藥被埋沒了,于心不忍! 于是,她一邊乞討一邊喊:“誰認(rèn)我做母親,我教他認(rèn)草藥”大家都以為她瘋了,無人問津! 這日,鎮(zhèn)上的一個貴公子知道了,心想:如果我學(xué)會了治病救人,不就多了一條巴結(jié)大官的路子嗎? 于是,他把老太婆請進了府中,客客氣氣的,還把正房騰出來給老太婆,又給她做了一身新衣服,每天“媽長媽短”的叫個不停! 一連數(shù)日過去了,貴公子見老太婆張口不提認(rèn)藥之事,這日在房間發(fā)脾氣,公子夫人見了,淡淡一笑,:“這老太婆是在考驗我們呢,再等上一段時間” 時間一晃,一個月過去了,老太婆還是一個字都沒提,貴公子忍不住了,說:“媽,什么時候教我認(rèn)藥啊” 老太婆:“急什么,在等上個三五年吧”貴公子一聽急了,張口大罵,“老東西,我就知道你是來騙吃騙喝的,啥都不會,還想讓我天天給你當(dāng)兒子伺候你,給我滾” 于是老太婆,二話不說,便穿起自己破浪衣服走了。 這日,老太婆又來到一個縣城,一邊乞討一邊喊:“誰認(rèn)我做母親,我教他認(rèn)草藥” 這時過來一個商人,思索了一番:“賣藥材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啊,這事可行”。于是商人走過去了,說:“我愿意給您當(dāng)兒子,來我家吧” 老太婆,又到了商人家,商人好吃好喝的又伺候了一個月,這天商人也忍不住了:“你真認(rèn)得草藥?” “當(dāng)然認(rèn)識” “那就教教我吧” “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還得等多久啊?” “等我死了” 不出意外,老太婆被丟到了大街上! 日常天久,人們都把老太婆當(dāng)成了瘋子,這天下起了雪,老太婆走了很久很久,終于走不動了,倒在了一家門外!還好這家主人是個樵夫,看老太婆可憐,便收留她,問及她這是要去哪。 老太婆說“我這苦命的人,到處乞討為生,還能去哪呢?”樵夫兩口子都是心善之人,于是便強留老太婆在家住下了,雖然食物有時候不夠吃,但是總是先讓老太婆吃,還不讓老太婆干活,只讓她在家待著,老太婆很是感動! 一晃三年過去了,老太婆八十歲了,這天老太婆閑著無事,非要讓樵夫背自己上山,樵夫無奈,只好放下農(nóng)活,背著老太婆上山了。 老太婆一會讓往東,一會讓往西,一會又指指點點,但是樵夫一點也不抱怨,還哄老太婆開心!老太婆讓樵夫?qū)⒆约合?,走到一棵雪白帶著紫色條紋的野草旁邊說:“我大限快到了,吃了你這么多年飯,就教你認(rèn)些草藥吧,把這顆草挖出來” 樵夫走了過去,挖出一截兒黃褐色的根子問道,這是啥啊! 老太婆:“這是一種草藥,知道我為什么一直不教你這些嗎?” 樵夫:“媽準(zhǔn)是要找一個老實厚道的人傳給他,怕壞人拿他去發(fā)財,禍害百姓” 老太婆笑道:“我找尋了這么多年,終于碰見一個可心的人,孩子,你懂我的心思,這草藥就叫知母吧” 從此后老太婆教他認(rèn)識了很多種治病救人的草藥,樵夫也改行采藥了,一直記著老太婆的話,一直為窮人治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