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學專家湯慶婭教授,曾參與素食者人群調查,她發(fā)現:大部分素食者的健康狀況不比同齡人差,而且慢性病更少。因此,她建議:每周設個“素食日”,吃出健康。 一周一素 如何素?花樣素 很多人印象中的素食,是白粥小菜,寡鹽少油。但實際上,素食不意味著寡淡無味。
其實,素食的食材也可以很多樣。蔬菜脆爽,菌菇甘潤,豆腐綿軟,海藻清新,水果香甜,足以烹制出層出不窮的佳肴?;铀厥?,不僅可以滿足口舌之欲,更能維持營養(yǎng)平衡。 一周一素,無須抗拒蛋、奶。雞蛋含有維生素A、E、B2、B12以及微量元素鐵、鋅,牛奶含有豐富鈣元素,能很好地補充純素食營養(yǎng)素之不足。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正常人每天應吃1個雞蛋、300克牛奶及奶制品。素食者一天吃2個雞蛋、400~500毫升牛奶也無妨。
特別提醒:部分素食館店家為了讓素食更可口,烹飪時用大量油、鹽、糖提味,以致素食之肥膩,不亞于葷菜。親自下廚制作清淡素菜,更健康,也更能感受到素食真味。 不吃肉 容易餓? 沒力氣? 很多人覺得,吃素食,很容易便會餓,那是由于水果所含的果糖比較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如果素食者以水果為主食,吃完后不久就可能產生饑餓感。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素食者應攝入足夠量的主食。 中青年男性每餐至少攝入米面約3兩(150克),中青年女性需攝入1.5~2兩,才能滿足一天能量需求。 其次,膳食中攝入淀粉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地瓜、紅薯,以及脂肪量高的堅果,有助于延長食物在人體中的消化時間,增加飽腹感。 長期吃素 更健康長壽 湯慶婭及其團隊曾進行一項針對300多名大城市素食者的調查。 但是,長期吃素,尤其是連蛋、奶都不吃的純素,我們并不建議。因為純素食者要達到營養(yǎng)平衡,無疑要花更多的心思,堅持每天精心搭配食譜。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中醫(yī)典籍《黃帝內經》里,也指出“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提倡飲食的多樣性,不贊成純素食。 不吃肉營養(yǎng)平衡 這樣保證 我們知道,有部分人選擇長期素食,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出于環(huán)保信念或宗教信仰。那么,他們在日常飲食中,如何避免營養(yǎng)素的缺失? 先來看看純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營養(yǎng)素有哪些:主要是維生素A、D,鐵元素,鈣元素,優(yōu)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DHA。 因此,日常的飲食應注意以下五點: 如果日常素食無法做得太豐盛,素食者還可以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礦物質片,或適量食用鐵強化醬油等強化食品。
未成年人、有懷孕打算的女性、孕婦、哺乳期女性。這些人群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量比較高,吃素容易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
|
來自: Ljc9939 > 《保健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