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 是個多么具有童話色彩的夢! 20多年,150多座 “樹屋大叔”小林崇 就是這個為你圓夢的人 誰的童年沒有做過這樣一個夢? 清晨小鳥啾啾把你從睡夢中拉起來 迷迷糊糊睜開眼 一只小松鼠正跳到身上 捧著幾顆松子向你炫耀 走到窗前低頭是森林 抬頭是藍天與飛鳥
擁有一間森林樹屋是每個人都有的夢 而小林崇就是這樣一個“造夢”的人 過去20多年 他在世界各地建造了超過150座樹屋 被稱為“日本樹屋第一人”
小林崇出生在溫泉之鄉(xiāng)伊豆 川端康成曾這樣描寫過伊豆: “白色的霧靄靦腆地在溪流上空漂浮。 竹林用寂寞、體貼、纖細的感情眷戀著陽光, 再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它了” 可想而知 畢業(yè)后在東京工作的小林崇 是如何懷念故鄉(xiāng)的山和海
1994年邂逅世界樹屋第一人Peter Nelson后 被城市壓抑已久的內(nèi)心 終于尋覓到了解脫之路 他決心自學(xué)建筑知識 在日本建造樹屋
小林崇是最早把“樹屋”概念引進日本的人 15年前他在東京都澀谷區(qū)神宮前 花了近3萬元建造了第一間樹屋 也就是如今的咖啡廳Hideaway 今天,你從沖繩走到北海道 日本各地都能找到小林崇設(shè)計的樹屋
2005年小林崇成立了自己的樹屋工作室 為每一個愿望定制一間樹屋 “走心”便是作品的核心 2006年,沖繩今歸仁村的樹屋 滿足一位作家“自給自足”的愿望 2010年在一位母親的庭院中建起樹屋 只為了卻她去世女兒的一樁心愿
小林崇被親切地稱為“樹屋大叔” 是因為日本的孩子都太喜歡他了 能夠造樹屋的小林崇 在他們眼里就像超人一樣 他的出現(xiàn)簡直滿足了 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愿望
比如這座建造在栃木縣佐野市的三層樹屋 高達6米 小林崇還細心地為孩子們設(shè)計了木質(zhì)滑梯 階梯上細長的鏤空方便孩子們攀爬
他不僅喜歡給孩子們“圓夢” 更熱衷于在NGO為更多人“造夢” 2010年他為癌癥兒童 建起“sorapuchi兒童夏令營” 這個輪椅和擔架可以自由進出的樹屋 為孩子提供身心治療 告訴他們,疾病并不可怕 積極快樂地活好每一天更重要
2013年他在宮城縣松島市建的樹屋 是為了給沖繩地震受災(zāi)地區(qū)重建信心 誰說家沒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家!
小林崇自認為這些年最符合理想的作品 是2007年在吳哥窟建的高26米的樹屋 實現(xiàn)了 “從樹屋里看世界遺跡”的夢想 可這間樹屋,也是他最心疼的 “已經(jīng)五六年沒有保養(yǎng)過了” 樹木成長得如何? 木材腐爛情況如何? 他最怕的就是會像北海道的樹屋一樣 因為疏于保養(yǎng) 倒在一場臺風里
小林崇相信,萬物皆有靈 樹木就是他的朋友 任何一間樹屋的受損 不是少了件作品那么簡單 簡直就像是心里被挖掉一塊
那么有人就會問了: 既然小林崇這么愛樹木 那為何還要在樹木上架房子? 這肯定會影響樹木生長的呀!
▲設(shè)計團隊通過三維激光掃描定位了所有樹干甚至樹枝的位置,方便金屬框架避開樹干,支撐樹屋。 小林崇并不否認這點 因此在設(shè)計時 他就會顧慮到樹木的生長情況和生長趨勢 悉心呵護每一條根莖 使用讓樹木更好呼吸的水性漆 再涂上一層植物油做保護
而且相比降低到最小的傷害 他認為,喚起人們隱藏在心底的 對森林的向往與愛護更為重要!
“從猿猴進化而來的人類 原本也是生活在樹上的” 只是嘈雜、喧囂、快節(jié)奏 將本為一體的人與自然生生割裂開來 人們忘記了兒時的夢想 “登上樹屋去重新看看這個世界” 漸漸地只在乎登高望遠 而不管腳下踩的是什么 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而小林崇所做的一切 其實是讓人類 崇敬自然、回歸本源 當你一旦踏進樹屋 內(nèi)心即平靜下來 可以聽見雨的聲音 可以瞧見樹葉摩挲 可以撫摸樹木的紋路 原本遲鈍的感官復(fù)蘇了 這便是自然的魔力
說實話,造樹屋這件事并不掙錢 但20多年來 小林崇從沒有停下來的心思 他建了150多間樹屋 幾乎每天都和植物打交道 對日本400多種木材的信息了如指掌 如今,他是唯一一位每年都受邀參加 美國俄勒岡州舉行的 樹屋國際活動WTC的日本人 如今建造樹屋的建筑師不在少數(shù) 可一輩子專心做樹屋的人 小森只知道兩位: 小林崇和他的朋友Peter Nelson ▲從5歲開始癡迷“樹屋”的Peter Nelson也為之努力了一輩子 20多年前如果他沒開始造樹屋 現(xiàn)在的人生會變得怎樣? 小林崇自己也說不清 也許在電視臺工作一帆風順 每日開車穿行在東京擁擠的街道 也許會和自己的故鄉(xiāng)記憶漸行漸遠 但肯定不會像現(xiàn)在這般 和森林草地如此親近 ▲小林崇在一席的演講視頻:《Treedom:樹之國》,時長20分37秒,請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
本文由重返森林整編 素材來源:treehouse.jp、pcla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