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建筑群,是在網(wǎng)上偶然看到的。 臨汾到襄汾的火車就20分鐘,下車直走在路口右轉(zhuǎn)到郵政有2路車,一元可以到汽車站。公交上和司機說要去汾城,司機想了一下說:不用到汽車站,在某路口下就有去汾城的小客。果然,那個路口有很多等人的小客。到汾城的5元。也是和司機說目的地,司機讓我在最近的地方下車。溝通,簡直太重要了!之前老娘總抱怨我不愿意吱聲,我的確是一個話不多的人。下車不用走幾分鐘就到古建筑區(qū)域?;爻窃谙萝囄恢米祷嘏R汾的大巴,10元,車程1小時。 春節(jié)前,小城里到處是春節(jié)前的忙碌韻味,但真正的游客不多。反正,在古建筑附近拿著相機拍照的就我一個。 汾城這個古建筑群是一個開放式的 ,不售票。以鼓樓為中心,西北有城隍廟、文廟和魁星閣,鼓樓西是學前塔,以東是縣大堂和關帝廟,西南是社稷廟和洪濟橋。 首先見到的是城隍廟。它保存比較完整,就連建筑前的兩架木制牌坊也都完好。城隍廟的門樓相當漂亮,三層飛檐,大氣。歲月讓曾經(jīng)的朱門恢復了木本色,琉璃瓦上也存了大錢后的土,讓整個建筑是土色的。但我覺得這個顏色正好,比被修復的“上周”的大紅好多了。歲月就是歲月,要接受被歲月侵蝕的現(xiàn)實。城隍廟前三塊照壁,一塊完好,兩塊破損。城隍廟大門緊閉,扒著門縫看里面,古樹以及正房門上的雕花相當不錯。城隍廟好像是除了那座塔外最高的建筑,主建筑的頂樓和四周的角樓算得上民間古建精品。 文廟與城隍廟一街之隔,建筑基本完整,但明顯看出有正在修復的跡象。修復用的建材堆積在角落里。所以,我非常慶幸,在它還沒有被修復成“上周”的新建筑的時候,看到了它還算本來的面目。 被修復的有學前塔已經(jīng)看著像“上周”的了。縣大堂正在修復中,馬上就成“上周”的了。 還有兩座還保存原狀的建筑是洪濟橋和社稷廟。洪濟橋建于金大定23年,即1184年,橋上建橋廊五間。社稷廟建于明洪武年間,現(xiàn)在和一座醫(yī)院共用一個門?,F(xiàn)存大殿和獻殿以及兩側(cè)回廊,大殿和獻殿的房檐相鄰,有點“勾心斗角”的感覺,兩殿木質(zhì)雕花好看,在我見過的古建中也算不可多得之作。 在社稷廟偶遇一當?shù)匚谋H藛T,很自豪地說:這里是面積最大,保存就完好的古建群,并在修復中。對自己的文化自豪就有希望,就是別修復成“上周”的,它現(xiàn)在的樣子就很好。 城隍廟 城隍廟大門,超級漂亮 城隍廟正面 城隍廟前的路 從遠處眺望城隍廟內(nèi)建筑的屋頂 城隍廟前還保存完整的一面琉璃影壁 城隍廟前殘破的影壁 大門緊閉,也許是因為要春節(jié)了休息 缺了鼻子的呆萌石獅子 從門縫中拍到的城隍廟內(nèi)景 把相機從門下面的縫隙中伸進去拍到的 角樓,很漂亮 院內(nèi)的古樹 木質(zhì)牌坊,一共兩架 城隍廟前的木牌坊,石板路,歲月就是這樣流逝的 哈哈,這個最逗。房子肯定之前被拆了,部件正在找回重建。這扇窗臨時用三輪車支撐者 文廟 欞星門,文廟標配 石柱雕龍完美 連下馬石都還在,不容易了 琉璃影壁 文廟正殿 文廟正殿 文廟大院 文廟大殿側(cè)面的明倫堂,正在修復中 文廟內(nèi)的石碑 魁星閣,我覺得是屬于文廟的交樓 鼓樓 洪濟橋 建于金大定年間的石橋,現(xiàn)在還在用,工程質(zhì)量老好了 石欄桿是清代加的,獅子呆萌 鄉(xiāng)村的路 社稷廟 這組建筑值得仔細看 春節(jié)前的鄉(xiāng)村色彩 學前塔 建筑年代不詳 下面的基座以及白色的一圈塔圍,就知道這個是修復過的了 縣大堂 正在修復的縣大堂,在一個幼兒園院內(nèi) 關帝廟 關帝廟讓我一通好找,明明看到了房頂,就是找不到入口。后來問了才知道,要敲住家的門進去才行。 主人開門,讓我看了看 歡迎評閱相關文章《無車走天下之舊金山(一)花式吐槽說交通,偶遇嘉年華般的游行》; 《愛上博物館之秦漢時代屋檐上展現(xiàn)的智慧—杜陵秦磚漢瓦博物館》 更多工科生眼中的博物館、高校,也可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traveller_s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