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風靈
歸根結(jié)底,這是一篇應(yīng)試作文攻略,因此,指望以此培養(yǎng)作家或文豪的,敬請繞道;指望博主有作家或文豪之名之才的,敬請繞道。
近年我對教育關(guān)注趨多,但我沒有當老師之前,我?guī)缀鯊牟慌u教育體制,甚至混在其中還暗暗自得。就我個人而言,對應(yīng)試教育只是不屑,懶得去批評??荚噹缀鯊奈闯蔀槲叶啻蟮恼系K,雖然我沒拿過省狀元,市狀元,甚至從小到大考試都沒考過滿分,但我是屬于那種“分數(shù)/努力”之比最高的類型,也就是最會考試的類型。
這其實是有些陰差陽錯,除了高考前幾個月外,我從沒有花什么力氣去鉆研應(yīng)試技巧,也沒搞過題海戰(zhàn)術(shù)。小學時身體不好,經(jīng)常生病,6年小學斷斷續(xù)續(xù),在校時間不超過3年;初中學校奇差,基本靠自學;高中學校很好,壓力太大,也基本靠自學。學校對我沒太大影響,因此,直到我自己當了老師,才開始逐漸認識到應(yīng)試教育的弊端。
聽起來有點神奇,對,這就象金庸的小說《俠客行》。多少人苦苦求解不得的秘籍,卻被大字不識的石破天識破天機。
應(yīng)試教育就是這樣的游戲,它給你規(guī)定了目的地,但它給你指明的道路卻是故意引人入歧途,便如《俠客行》那些畫上的注釋。按它的方式,你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也難取到真經(jīng)。但如果你懂了它的詭計,你就可直接駕起筋斗云,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
高考作文是這種詭計的突出表現(xiàn),有人形容這是要考生戴著鐐銬跳舞。這個比喻很恰切,但你要明白,它雖然讓你戴上了鐐銬,想看的卻是舞蹈表演,而不是鐐銬。你當然可以有一萬頭草泥馬于心底呼嘯而過。但如果你不得不玩這個游戲,你還是得打起精神來應(yīng)對。
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要戴著鐐銬跳舞,于是從第一天就直接把鐐銬套脖子上了,杯具的是,這樣他就永遠也學不會跳舞,不管以后是不是取下鐐銬;很少的人熱愛舞蹈,熱愛自由,寧死也不愿意戴上鐐銬,這種人不屬于應(yīng)試的游戲,而屬于廣袤的天空,只要他無怨無悔,就值得敬佩;而第三條道路就是我等凡人,魚與熊掌都想得兼。那得先好好地練跳舞,游戲開場前再把鐐銬戴上,沉重的鐐銬雖然會限制發(fā)揮,但好歹你還是在跳舞不是在發(fā)呆,在一眾僵尸之中,評委會對你青眼有加。而等到游戲結(jié)束,你自行取下鐐銬就是。這就是應(yīng)試作文的攻略,雖然有委屈,有壓抑,但不是永久的傷害。
總而言之,你該學什么就學什么,該怎么學就怎么學。不要把考試當真,認真你就輸了。對付應(yīng)試教育最好的攻略就是視其為無物。
就我個人的經(jīng)驗,首先得從小培養(yǎng)對寫作的興趣。記得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家長就要求我每天寫觀察日記,主要是觀察家里的小貓。我喜歡貓咪,有興趣觀察,小貓一天天長大,各種萌各種搞笑,也不會言之無物。再以后就是游記,哪怕春游去爬一座山也要寫篇游記,參觀了古跡更要寫,而且要寫得引經(jīng)據(jù)典,洋洋灑灑。這種練習的好處是培養(yǎng)了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真實的描寫能力,保留了好奇心。不好之處是太寫實了,不擅虛構(gòu),我直到很久以后才開始嘗試寫小說。
范文很重要。如果你以為范文就是什么小學生作文選,高考滿分作文之類,那就大錯特錯了。取法其下,得法下下。那些應(yīng)試的八股本就無靈魂無趣味,還要硬去模仿,完全是自廢武功摧殘人生。這就是應(yīng)試教育設(shè)下的圈套。我那時的范文是金庸古龍瓊瑤,四大古典名著,當然還有唐詩宋詞古文觀止,甚至流行歌曲。范文的核心標準是動人,動人才能一口氣讀下去,動人才能主動去模仿。 所以家長千萬別以為小孩子看不懂成人的書,不懂成人的感情,盡拿些兒童讀物或?qū)懽鞣段膩砗?,時間長了,老讀那些弱智文章,可真成了弱智,影響理解力和表達力。小孩子的需求大人才不懂。我不滿五歲時,讀西游記章回本,連“日”和“曰”都分不清,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小學三年級前就掃蕩了當時流行的童話(比如列那狐舒克貝塔皮皮魯之類的),小學畢業(yè)前讀完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初中常和一位揚州來的同學切磋李煜易安辛稼軒,他送了我一本《唐宋詞格律》,一本《唐宋名家詞選》,我翻得書頁卷了毛邊;記得有段時間超喜歡三國,前后看了五六遍,尤其是寥寥幾筆描摹人物和景色的簡潔文風,寫作文時,自然而然便會效仿。 現(xiàn)在可讀的東西浩如煙海。家長要是覺得孩子喜歡的東西太差的話,不要直接把書搶走,而是要加以評點,這本書為什么不好,是文筆差還是邏輯亂還是內(nèi)容不可接受,以理服人,并介紹更好的更有趣的書給孩子(沒這種文學鑒賞能力的家長只能自求多福了)。金庸瓊瑤再怎么不好,比起那些面目可憎的統(tǒng)編課文來,仍不可同日而語。層次高了,對亂七八糟的洗腦教材自然就有了免疫力。
作文立意求新。先不要去管應(yīng)試作文有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寫文章一定要出新,這是原創(chuàng)的基本要求。雖不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但已知是陳詞濫調(diào)的東西一定不要寫。一兩句神來之筆不錯,文章整體意境新、氣象新更好,而且要符合邏輯。不是人人都學得了李白,但點滴的創(chuàng)新并不難。仔細的觀察、深入的思考、真實的感情、開闊的視野以及對現(xiàn)有作品的評析都是創(chuàng)新之源。立意是文章的靈魂,沒有屬于自己的的立意,永遠學不會寫文章;沒有屬于自己的立意,永遠不會有對寫作的真正需求和熱愛。
磨練文筆。立意是文章之魂,文筆就是文章的肉身和衣裳。甚至有時候,比如八股公文,比拼不了立意,文筆好就可一俊遮百丑。但文筆好不是指花哨華麗,而首先是邏輯結(jié)構(gòu)完整正確,文字表達簡明清晰;其次是文章風格統(tǒng)一,符合所要求的文體。寫議論文就不能寫成浪漫的抒情散文,寫記敘文就不能寫成激昂的大字報;最后才是恰當好處地運用修辭,熟練掌握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諷等等,字詞句精益求精。順便說一下,成語詞典是個神器,運用得當可收立竿見影之效,頓增十年功力。有條件的不妨如背英語單詞那樣背下來,無條件的最好也沒事翻一翻。
好吧,如果以上幾條都能做到八九不離十,那單就寫作水準而言,大體上已能笑傲班級(不管你讀的是一流還是不入流的學校)。管它戴不戴鐐銬,先把跳舞練好了。再稍加訓練,什么考試不是小菜一碟?
要對付考試,專項訓練大概有這么幾條:
一、寫作速度 應(yīng)試作文要求速度與質(zhì)量并重。一個多小時完成800字的文章。練習的速度應(yīng)稍快于此,而且更重要的是,訓練一次成文。不打草稿,不寫錯字,不修改。腦中構(gòu)思好什么,提筆寫出來就是什么,寫完通讀一遍即可交卷。
二、作文審題 這又是一個應(yīng)試圈套。不要去猜它要你寫什么內(nèi)容,因為一則你不好猜,就算猜著了它也不會太贊賞,而會覺得你投機取巧(草泥馬繼續(xù)奔騰而過);二則揣測上意實在太影響發(fā)揮,那完全不是自己說話,不是說人話。 所以,不要去猜它要你寫什么,而是猜猜它不想要你寫什么,這相對容易得多,留下的發(fā)揮空間也大得多。我記得我們當時模擬考試(不是正式高考)有道作文題是“挑戰(zhàn)”。你只要知道它大概不喜歡你挑戰(zhàn)什么(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就行了,剩下的,對自我的挑戰(zhàn),對困難的挑戰(zhàn),對邪惡的挑戰(zhàn),對習慣的挑戰(zhàn),對錯誤思想的挑戰(zhàn)……固然有限制,但畢竟是自己寫文章。如果現(xiàn)在要我寫這個題目,估計拿我那篇“泰國普吉島闖關(guān)記”壓縮一下,改一改,還是有希望得高分的;順便說一下,2014年四川的高考作文:“人只有站起來,世界才屬于他”,我覺得我的這篇文章改頭換面同樣可以應(yīng)付。
三、一事多文 如果說應(yīng)試的作文與平時的自由練習有什么不同的話,我覺得就是需要訓練同一件事不同的寫法。中學生社會閱歷不多,經(jīng)歷少,有限的材料要好好挖掘。把自己重要的經(jīng)歷整理出來,試著從不同的側(cè)面,不同的重點,不同的主題去闡述,練就“翻云覆雨”的本事。因為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不會有抄襲之嫌,也避免了撒謊之虞,但稍作加工,同樣的原材料就可做成不同的菜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夜已深,考生們該已酣然入夢。我的這篇文章能不能幫助以后的考生提高作文分數(shù)也未可知。但至少有一點,照我說的去做,就算你應(yīng)試的作文考砸了,你還會真正的作文。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對你一生的意義,遠勝過一百張高考試卷。
|
|
來自: 小慧dreaming >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