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4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清明節(jié),還有25天便要到了。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秦漢時代,據(jù)《漢書》記載,祭掃墳墓的風俗盛行。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定期要還鄉(xiāng)祭掃墓地。至唐代,不論達官貴人或是貧民,均會將“寒食節(jié)”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jié)。隨著年代變遷,尤其清明距寒食節(jié)的時間較近,逐漸將“寒食節(jié)”的掃墓延至清明。 那時掃墓活動成為整個社會不分階層均親身參與的重要事件,也是中華民族文明之體現(xiàn)。 但如今的清明,自從被國家設立成為法定節(jié)假日之后,漸漸開始變了味道: 原本為大家留出時間回家祭祖的假期,卻變成了到處游玩的日子,感嘆之余,卻不免反思,清明節(jié),我們該怎么做? 祭祖和掃墓的自然最為重要,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包含了四個意思:掃墓添土、追思感恩、供奉祖先、請求護佑。 一是掃墓添土。墳墓在山野,如果去的少會雜草叢生、墳墓土堆減少,所以,此時候去應當清除墳墓周圍雜草,對祖墳添土。體現(xiàn)對祖先的尊重; 二是追思感恩。做人必須感恩,不論是如何富貴吉祥,都不要忘了祖先養(yǎng)護、蔭庇之恩。同時要發(fā)愿行善積德造福蒼生、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讓祖先開心快樂; 三是供奉祖先。作為晚輩,給祖先送貢品、燒紙錢、祭祀,讓祖輩得到后代的供養(yǎng),讓祖先開心快樂,贏得天地認可,贏得神靈贊嘆、祖輩加持護佑; 四是請求保佑。感恩祖先的同時,也請祖先保佑自己及家人身體健康、和諧幸福、富貴吉祥。 除此之外,清明節(jié)還有一件大家平常都會忽略的重要事項: 清明祭祖時,很多家族宗親都會不遠萬里從全國各地趕回宗祠或是祖地,有時甚至比春節(jié)的人更齊,所以在這追憶先祖的節(jié)日里,正是商討編修/續(xù)修家譜的最好時機。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村里杏花香,有酒有家有家人。以此次清明為節(jié)點,家中或有老人去世,族內(nèi)或有新丁降生,都在這個細雨窸窣的節(jié)日里一起寫進家譜,豈不為這個節(jié)日賦予了更多更有意義的色彩? 所以這個清明,在踏青之余,請不要忘記還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祭祖,掃墓,修家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