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教養(yǎng) 社交 生活 態(tài)度 共2029字,建議閱讀時長6分鐘 5——12歲,是孩子成長飛快的一個階段,是他們學習生涯的打基礎階段,也是孩子開始走出媽媽的懷抱,漸漸和社會接軌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里,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最主要的,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教養(yǎng)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才是媽媽們最應該重視起來的。 接下來,睿媽將分別講講5——12歲期間,孩子最需要學會的5大技能。 1 態(tài)度篇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好,關鍵在于你的態(tài)度。 認真:人最可貴的就是“認真”二字。世上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但為什么有的人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卻干出了一番事業(yè),成為了一個傳奇?這之間的差距,與認真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樂觀:心態(tài),決定了一個人會有怎樣的目標和追求。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人,才能有高遠的目標,更會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勇于克服困難,不抱怨、不郁悶,而是將精力用來尋求解決辦法上。 熱情:你只有對一份工作投入了熱情,才可能在工作即使不理想的情況下,也能夠認真對待。孩子小時候很容易對玩的東西投入過多熱情,而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將這份熱情慢慢的轉移到有用的事物上。 2 習慣篇 做人方面: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讓孩子幫媽媽做一點家務,主要讓孩子明白,他不小了,他可以的;平時要講文明,懂禮貌,遇見長輩主動打招呼,誠實守信不撒謊;熱愛學習,勤奮努力,遵守課堂紀律。 學習方面:要讓孩子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而且要保證書寫的認真、漂亮;讓孩子養(yǎng)成每晚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閱讀習慣,讀書是一種積累,也許過個幾年,你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就體現(xiàn)在了這半個小時上。 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習慣。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劃出重點、難點,加強聽課的針對性;當天下午放學,先別急著寫作業(yè),把今天課上所學內容復習一遍,沒有不懂的地方后,再開始做作業(yè)。 這些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習慣,在孩子12歲以前養(yǎng)成,會為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上了初中后就會很省心了。 3 教養(yǎng)篇 一個人的教養(yǎng)體現(xiàn)在細節(jié)上,直接影響了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才更招人喜歡。 吃飯時:不要吧嗒嘴;不要把筷子插碗里;不要亂攪菜盤;不要拿筷子敲打碗碟;吃飯時不要咬筷子;吃飯前要招呼長輩,長輩動筷了自己才能吃;去別人家做客時,主人動筷了再吃。 做事時:遞剪子、刀子等尖銳東西時,要將尖銳的一方對著自己,把手柄朝向對方;不要抖腿,中國古代有“男抖窮,女抖賤”一說;做客時,不要隨便坐人家的床;不要反手給別人倒茶或酒水,不尊敬;穿衣服時,不要擼起袖管或褲腿;跟別人說話時,不要斜眼看人。 說話時:不要直接說事,不叫尊稱或名字,尤其是長輩,更不能直呼其名;不能說瞎話;說話聲音不要太高,不要嘰嘰喳喳;出門時記得跟家人說一聲,回來了也要跟家人報個平安。 這些方方面面的禮儀習慣,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爸媽們在教給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4 社交篇 孩子早晚有一天會走向社會,而存在于社會中,就免不了要社交。良好的社交技能,會幫助孩子容易取得成功。 合作:在現(xiàn)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父母關心的是如何讓孩子擁有更多與他人競爭的能力;而若想在社會中脫穎而出,就得先知道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社會需要有親和力的人,這種社會親和力的核心就是合作精神,而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在未來的曰子里,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與其他小朋友溝通、配合,共同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合作才能實現(xiàn)更大的利益,才能為解決問題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成果。 同理心:就是懂得換位思考。一但跟別人發(fā)生不愉快,不是一味地指責別人,而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習慣站在別人的角度上體諒別人的感受。 有同理心的孩子,身邊的朋友會覺得他寬容大度,不自私,為他人著想,這樣的孩子,人緣都差不到哪去。 情緒控制:人都有情緒,高興了你可以笑,難過了你也可以哭,但一定要保證你的情緒發(fā)泄不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完全不顧及周圍人感受的,那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干的事。大了以后,沒人有義務接受你的壞情緒。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會控制情緒,這樣走進社會以后,才不會吃壞情緒的虧。 5 生活篇 做飯:孩子小時候都喜歡幫著大人做飯,大人不妨就讓他跟著幫幫忙,這既能幫助你的孩子更好地學會餐桌禮儀,又可以保證當你不在家的時候,或者發(fā)生災害需要野外求生時,孩子能給自己做一頓飯。 理財:從小就讓孩子正確理解金錢的價值,孩子才能不亂花錢,不浪費財物。在超市購物,或者花一些小錢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計算需要花多少錢,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技能。 時間管理:時間就是金錢,善于管理時間的人,感覺上會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來。從小就要教會孩子有時間觀念,因為時間是最虛的東西,一去就不返。教孩子在無需大人幫助的情況下穿好衣服、在出門上學前打點好一切,并且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任務。 孩子從小會管理時間,長大后他才能懂得如何運籌自己的時間。 5-12歲,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千萬不要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