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專題4 兜兜、小可愛、豆子:顏帥早上好! 兜兜: 顏帥,您科里那個反復高燒不退的敗血癥病人情況怎么樣了? 顏帥:已經好了!這位患者國慶假期出去旅游,爬山出汗之后淋了雨就開始發(fā)燒,出現(xiàn)頭痛、腹痛、腰痛,自行服藥后無緩解。之前她在微信群里咨詢過我,連我都低估了她的嚴重程度,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住院后發(fā)現(xiàn)沒那么簡單,果然血培養(yǎng)報告回復顯示:陽性(大腸埃希氏菌)!這是細菌引起的敗血癥,隨時有加重惡化的可能性。 不過我們全程沒有使用抗生素,及時調整了中醫(yī)治療方案,終于使得病勢頓挫,體溫逐日下降,胃口逐日好轉,驗血指標也好轉。4天后完全退燒,目前已經出院啦! 兜兜:哇!純中醫(yī)治療敗血癥,幾天就退燒了,顏帥你太帥了! 顏帥:先別急著吹捧。通過這件事情,你們有什么感受? 小可愛:不同人的體質差別太大了,有人吹風淋雨只是打個噴嚏就沒事了,有人竟然會因此得敗血癥! 豆子:身體不舒服要注意觀察,千萬別不管嚴重不嚴重都自己在家吃藥硬撐著。 兜兜:難怪在微信群里有人咨詢咳嗽一個月沒好,感冒兩個星期沒好,長期頭暈頭痛什么的,醫(yī)生都建議他面診。原來不是不負責任,反而是很負責任,因為同一個癥狀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疾病,必須要通過檢查或望聞問切才能確診和治療。 小可愛: 還有中醫(yī)不是“慢郎中”! 顏帥: 你們說得都對!看來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你們都有了收獲。 豆子:顏帥,好像跑題了吧?我們不是在講“濕氣”嗎? 顏帥:嘿嘿,嚴格說起來,這些內容都不是跑題。我們必須要認識和關心自己的身體,身體才會回饋給我們健康快樂。對于醫(yī)生來說,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瀕臨危境或困難重重的病人轉危為安,恢復健康。但是恢復健康的人如果自己不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下次還會來找我們。比如,很多時候進入我們身體的濕氣,都是由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錯誤行為導致的,甚至有些是自以為正確的養(yǎng)生方式導致的。就像剛才那位不小心與敗血癥親密接觸的朋友,就是因為在運動出汗毛孔大開后淋雨,導致病邪直入人體,進入她身體的就是“寒”和“濕”,這從舌苔就可以看出來了。你們看看上面那個病人的舌苔,多典型! 兜兜:還有哪些錯誤行為呢? 小可愛: 對呀!顏帥快說! 顏帥: 別急,我們一個一個仔細講。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洗頭不吹干”。 豆子: 這個毛病我媽都有! 顏帥:所以她就頭痛,還長白頭發(fā)啦! 豆子:為什么呀? 顏帥: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晚上洗頭,主要是可以洗掉一天的灰塵,同時熱水也可以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但是很多人只是隨隨便便吹個半干,附著在發(fā)根頭皮的水汽還在,然后就睡覺去了。要知道熱水讓人舒適就在于它的“熱”,不吹干頭發(fā)的話,殘留的冷水就變成“寒濕”了。特別是入睡后人體的陽氣收斂,防護能力降低,身體皮膚尚且需要加蓋被子來防護保暖,何況作為多條經絡交匯之地的頭部呢?很多人總說西方人如何,卻怎么沒發(fā)現(xiàn)寒冷地區(qū)的歐美人還流行戴睡帽呢!不吹干頭發(fā)就睡覺,輕則起床鼻塞流涕打噴嚏,重則落枕偏頭痛脖子僵硬,還有的人直接中風了! 小可愛:這么厲害!看來真得注意了! 豆子:所以媽媽被顏帥批評后就把頭發(fā)剪短修薄了許多,說這樣比較容易吹干了。 兜兜:這就對了,要風度更要健康啊! 顏帥:第二個常見的就是“冒雨鍛煉身體”。很多人認識到運動的好處,知道運動可以排出身體里的寒邪濕氣,所以開始堅持鍛煉。同時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哪怕下雨天也堅持出門鍛煉身體,認為這才是“鍛煉”的真正含義。我得提醒大家,“過猶不及”的道理。當運動時血液流動速度加快,毛孔打開,汗液排出,相當于身體門戶大開,這個時候淋雨受到的傷害,比普通人路上不小心淋雨的危害還要大的多,下雨天冒雨鍛煉,那就是“開門揖盜”的行為了。 豆子:那下雨天就沒辦法鍛煉身體了嗎? 顏帥:我只是不建議大家淋雨鍛煉,可以選擇在不會淋到雨的樓下或室內,做操、打拳、跳繩、瑜伽,喜歡跑步的朋友用跑步機也可以呀!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運動場地的空氣流通,有新鮮空氣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小可愛:那如果在跑步鍛煉的半路不小心淋雨了怎么辦呢? 顏帥:我建議大家跑步時準備一塊稍大的毛巾,平時跑完步及時擦汗,下雨就頂在頭上擋雨,萬一淋濕了,用干燥略微粗糙的毛巾摩擦淋濕了的身體皮膚部位,這類似于刮痧的作用,可以把表層的寒氣和濕氣趕走。 兜兜:顏帥,您的辦法真多!就像機器貓一樣! 顏帥:哈哈!這算是夸獎我嗎?第三個就是追求“勁爽”。 兜兜、小可愛、豆子:這是什么意思?我們怎么不太懂?。?/p> 顏帥: 這應該算是近年廣告中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吧!比如大汗淋漓直接跳進游泳池,口干舌燥直接灌下一瓶冰鎮(zhèn)飲料,加強版還有什么“冰桶挑戰(zhàn)”,其實一開始是電視廣告的特效,通過強烈的反差來刺激消費者的感官,以達到酣暢淋漓的視覺效果,結果潛移默化被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無意識的效仿,完全沒有意識到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小可愛: 都有哪些傷害??? 兜兜:我知道大口喝冰飲會傷害脾胃,脾胃虛弱就運化不了身體里的垃圾和濕氣,自然人的體內就積累越來越多的濕氣了。 顏帥: 對!而大汗淋漓時不作任何準備直接跳進泳池,打開的毛孔、快速流動的血液,忽然被冷水一激,毛孔收縮、血管收縮,不僅僅會吸收進過量的濕氣,還有可能引起抽筋甚至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想像一下滾燙的玻璃杯忽然接觸到冷水,會怎樣? 豆子:會裂開!上次我媽用蒸汽消毒完玻璃杯,用夾子夾一個出來,剛一倒水杯子就裂開了,還把她嚇了一跳,叫我不要告訴我爸呢! 顏帥:咳咳,就是這個道理。血管的急劇收縮會導致血壓的驟然升高,心腦血管中比較薄弱的位置就可能破裂,造成猝死,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必須要先做好準備活動,在四肢和前胸后背拍濕水,讓身體適應水溫后再慢慢下水,不能一下子跳下水。飲酒后和飯前空腹、飯后飽腹狀態(tài)也不宜游泳。要知道廣告看上去很美,那是特效,不能模仿的! 小可愛:又漲姿勢了!還有其他錯誤行為嗎? 顏帥:還有,家庭恒溫,夏天冷氣25度,冬天暖氣25度。 兜兜:這樣挺舒服的呀!有什么問題嗎? 顏帥:我之前說過,“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比松谔斓刂g,就必然同天地有相互聯(lián)系,人雖然是高級動物,也一樣要遵循“春生夏長,秋養(yǎng)冬藏”的自然規(guī)律,一樣受到“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季影響。 夏天呆在空調房里不出汗,減少了一個排出濕氣的途徑;另外,從外面大汗淋漓的驟然進入空調房,跟剛才說的一下子跳進游泳池區(qū)別也不大了。 冬天房間里暖氣開到出汗,陽氣收藏不住,春天就會生病;從溫暖的室內出到外面冷風一吹,也容易讓寒氣濕氣進入身體里面。這種人為制造的“四季如春”,在追求身體舒適的表象下面,埋藏了很大的健康隱患?。?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2/2411/92232088_7' src="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2/2411/92232088_7" img_width="514" img_height="391" alt="天天“濕氣”纏身?原來是你太多的生活方式不對!"> 豆子:這算不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顏帥:哈哈!有點這個意思!還有的人夏天喜歡直接睡地板,覺得很涼快。殊不知晚上溫度略微降低,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所以,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小可愛:看來榻榻米是中看不中用的了。 顏帥:哈哈!說完了日常生活中的錯誤,來說說養(yǎng)生養(yǎng)出病來的錯誤。第一個就是中醫(yī)理療后馬上外出吹風或洗澡。 兜兜: 難道不可以嗎? 顏帥: 刮痧、拔罐、艾灸等理療方式,其實都是通過對身體局部的刺激,達到刺激新陳代謝、排出毒素、調節(jié)改善身體狀態(tài)的目的。理療后的一段時間,身體毛孔打開,就像你正在開門掃垃圾倒垃圾一樣,這個時候外出吹風或洗澡,外界的寒氣和濕氣就像強盜一樣直接沖進你沒鎖門的家里,長驅直入、為所欲為,那這個人輕則腰酸背痛,重則發(fā)起高燒來。 豆子:這個我知道!我媽媽的一個同事跟她說,每次去美容院拔罐回來都要發(fā)燒,真是莫名其妙,中醫(yī)理療怎么反而療出病來?我媽媽仔細一問,原來她每次都是拔罐之后就回家,路上還會經過一段刮風的巷子。后來媽媽建議她要么休息半小時再回家,要么請人到家里去拔罐,她真的再也沒有因為拔罐發(fā)過燒。 兜兜: 原來不是拔罐的問題,是拔罐后沒有注意避風! 小可愛:那天還有人咨詢可不可以同時艾灸和泡腳呢! 顏帥:艾灸和泡腳的確不宜同時進行,最好間隔一小時以上。說到泡腳,我又想起一個誤區(qū),“泡腳越熱越久越好”。 豆子: 這也不對嗎? 顏帥:泡腳水溫最好在38~45℃之間,不要過熱,更不能泡出大汗,以微微出汗為宜,時間最好在20分鐘以內,不要超過30分鐘,水面最好淹沒三陰交穴,膝蓋上搭一條毛巾,使膝蓋以下可以得到蒸汽熏蒸,效果更好。泡腳過久會增加心臟供血負擔,還容易導致皮膚干燥。大汗則耗費太多人體津液,傷陰。如果水偏涼或泡久了水涼了,反而導致寒濕入體。 小可愛:還有這么多講究啊?我得趕緊跟奶奶說說,讓她泡腳的時候注意點。 顏帥 :哇,一不小心講了這么久,我得去門診了,還有很多病人等著我呢!我們明天再聊! 兜兜、小可愛、豆子:謝謝顏帥!明天見! (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咱接著說)
|
|
來自: 高州仔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