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一首晦澀難懂的詩——李商隱《海上謠》解析

 judetan 2017-02-24

一首晦澀難懂的詩——李商隱《海上謠》解析

 

李商隱的詩有兩個特點,一是特別好,二是看不懂。這是他的《海上謠》,感受下: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龍?zhí)脤?,曉?/span>揲云發(fā)。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云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xì)字如蠶眠。

 

果然看不懂是吧?翻譯一下先:

 

桂水比江水更冷

玉兔在秋月里悲泣

去海底尋覓仙人

卻只見香桃瘦骨嶙峋

紫鸞啊不肯起舞

蓬山萬古的白雪

壓著她華美沉重的翅膀

只好借來高闊的龍?zhí)?/span>

細(xì)數(shù)云鬢,于清晨出發(fā)

劉郎求仙的香柱還在

(或許那煙還未曾散盡)

展眼,他長眠的茂陵已松柏蒼蒼

一代代的兒孫啊都臥在了他的腳下

平野上秋煙茫茫

而仙人的細(xì)字,那無解的細(xì)字

如蠶如絲

 

以上這一段譯詩只負(fù)責(zé)解釋大概的字面意思,因為它的美基本不在于“意思”,而在于透過錯綜復(fù)雜的神話意象所展現(xiàn)出來的那一片幽冷的閃著華光的精神質(zhì)地。

 

桂水寒于江。

一眼看去很沒道理,桂,是桂林,桂林的水大概就是漓江吧。江,一般古漢語里指的就是長江。這句話的意思是漓江的水比長江的水冷。桂林在南邊,有一丁點兒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漓江的水肯定比長江的水溫暖。但看詩不是做算術(shù)題,我們看詩不是要得到科學(xué)上的印證,而是要得到情感上的印證。對于詩人來說,每一個字都不僅僅是概念、是符號,它是生動的,是有溫度,有質(zhì)地,有聯(lián)想,有音韻的。它不是一個點,而是像花朵一樣層層疊疊地表達(dá)著它的內(nèi)涵。對于像義山這樣厲害的詩人,有時候一個字就是一個場景一種氣氛一層溫度。

桂,第一層意思,它是桂林,沒錯,當(dāng)時詩人在桂林做幕僚。第二層意思,桂會讓人想到秋天,桂花是秋天才開的花,而秋天是冷的。第三層意思,桂會讓人想到月亮?!吧剿略轮袑す鹱印?,月中是有桂花樹的。所以,一個“桂”字,它本身帶著秋天的氣質(zhì),帶著月亮的氣質(zhì),所以,它是冷的。(我們小時候有一首很熟悉的臺灣的曲子叫“八月桂花香”,其中有這樣的歌詞:情也成空,宛若揮手袖底風(fēng),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很美。用“空”、“幽”、“舊夢”這樣的詞來闡釋“桂花”這個主題是很搭調(diào)的。我們小時候還有一首很熟悉的曲子,“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不想說了,這魔幻的畫風(fēng)自己感受下吧。)“水”這個字同樣是冷的,是漂流的。所以,我們單純從字的氣質(zhì)情韻上來感受,桂水寒于江,一點兒都沒錯,“桂水”兩個字確實比“江”這個字要冷。

但是讀到這一層還是不夠的,這仍舊是“物”的讀法,而不是“人”的讀法。我們要把義山這個人加到詩的意境里去。當(dāng)時牛李黨爭,義山跟著失勢的李黨遠(yuǎn)在桂林做幕府,其境遇相當(dāng)于被貶,甚至被流放。故國故鄉(xiāng),山高水遠(yuǎn),而前途一片黯淡。不同的人面對這一境遇表現(xiàn)是完全不一樣的,最有名的譬如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嶺南是海南,比桂林更偏遠(yuǎn),東坡如果在桂林大概會整日里寄情山水,玩得很嗨。但人與人天生是不同的,義山絕不是這樣豁達(dá)的人,而是精致的、敏銳的、憂郁的。當(dāng)現(xiàn)實的困境逼迫過來,東坡先生有開闊的哲思可以寄托,甚而開拓新的更高遠(yuǎn)的立足之境。但在義山那里,人生只有悲涼痛苦的步步催迫。一方面,義山情感的敏銳度十倍甚至百倍于常人,另一方面,他又找不到像東坡先生這樣的哲思的突破口,所以,情感不斷的郁積、醞釀、激蕩,交錯氤氳,其濃度、厚度非一般詩人可以比肩。唯一可以緩釋的就是寫詩。所以,回到“桂水寒于江”這起頭的第一句,為什么在一個明明很熱的地方他會感冷?正是因為在他的心靈之中有太多的悲涼、太多的孤獨、太多的落魄流離!一顆冰冷的心是不會感覺周圍的寒冷的,正因為他的心是暖的,是熾熱的,以如此熾熱而軟弱的心直面人生顛沛流離的悲苦,于是竟產(chǎn)生了“桂水寒于江”的荒誕的感受。如果我們的心足夠敏銳,只要開頭這第一句詩,就能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他的世界,一個悲涼的凄冷的心靈世界。

 

玉兔秋冷咽。

玉兔是月中之兔。義山用過很多詞來指代月亮,譬如,“涼蟾落盡疏星入”,蟾蜍是月圖騰,涼蟾就是冷月?!皧馃o粉黛,只是逞嬋娟”,姮娥就是嫦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素娥也是嫦娥,都指月亮?!盁o粉黛”也好,“素”也好,都是指一種不熱烈的美,冷色調(diào)的美。冷咽,從字面就可以感受到是一種幾乎無聲的壓抑的悲泣。而發(fā)出這種悲泣之聲的是誰呢?是玉兔。為什么不是“涼蟾”、不是“姮娥”“素娥”在悲泣,而讓一只小兔子悲泣呢?詩的美在分寸之間大相徑庭?!皼鲶浮憋@然不能用,一只蛤蟆在哭,沒有美感,很滑稽。“姮娥秋冷咽”或者“素娥秋冷咽”不行嗎?不行的。姮娥,單字面就是女神的直視感,女神在悲泣,茲事體大,是很不得體的。你可以讓女神凝神思索,佇立回望,但你決不能讓女神哭出聲來。素娥,比姮娥好一些,不那么女神,但也不能直接拿來用。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玉兔的悲泣其實就是素娥的悲泣。但素娥是矜持的,即便不作為女神而只是一個美麗女子的模樣,她的悲泣或許也會讓人覺得有失唐突。這時候讓玉兔代而悲泣,只覺得又可愛又可憐!所以,我們應(yīng)該聯(lián)想到,玉兔的背后是素娥,那么素娥的背后又是誰呢?是詩人自己,是他的冷咽,是他的悲泣。只是他自己絕不能跑到詩里來哭,所以他躲在素娥后面,又叫素娥躲在玉兔的后面。在這一層層的掩藏之中,正是詩人想壓抑而又壓抑不了的悲傷!

現(xiàn)在從這個悲傷里跳出來,我們看看這一句詩的色調(diào),玉兔——月亮,毫無疑問是冷的;秋,也是冷的;冷咽,“咽”有熱的溫度,是情動于中的表現(xiàn),但是被“冷”字壓住了,合起來看也是冷的。現(xiàn)在把前兩句連起來,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地上是凄冷的江水,天上是悲涼的冷月,一個地、一個天,這天地合起來就是義山的心靈世界。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他在這個世界之中布置怎樣瑰麗神奇的畫面!

 

海底覓仙人。

這一句出現(xiàn)了“?!边@個字,算是點了下《海上謠》的題目,為避免重復(fù),把題目放到這一句里一起講。海上謠,是海上的歌,何等縹緲,何等幽遠(yuǎn),無力追尋,無從把握。我個人的感覺,“海上謠”這三個字有一種在無盡之海中追尋而又幻滅,幻滅而又追尋的感覺。譬若小美人魚在海上唱歌,她要追尋她的愛情,而終究幻成泡沫,但似乎故事并未就此終止,仍有余韻繚繞的感覺。當(dāng)然啦,你也可以覺得我實在是想多了。但個人以為,古詩太精煉,如果不想多實在無法讀古詩。海底覓仙人,告訴你這海是什么樣的海,這是神話傳說中住著仙人的海。有說是渤海,因為渤海中有蓬萊仙島;有說是桂海,因為義山在桂林,等等。其實讀詩不能當(dāng)歷史地理來讀的,個人以為哪兒的海都無所謂,這是義山想象中的海,是他在心靈空間中布置的場景,它不存在于任何一個實有的地方,一旦在地圖中能找到,它就失去了虛幻浩渺的足以和神話相匹配的質(zhì)地。

一般而言,仙人是住在海中的仙島上,但是這里是“海底”。為什么要到海底去呢?海面還不夠人死一千次的嗎?“海底”兩個字,一是說明仙人之蹤跡縹緲,絕不是說在那里就在那里等著你的;二是,可以推斷,為了找到仙人,那一個求仙之人大概已經(jīng)把海面搜遍了,找不到!海已經(jīng)是一重艱難,一重?zé)o望,而海底又添萬重的艱難萬重的無望!正如義山另一句詩: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然而即便是這樣,那求仙之人仍舊執(zhí)著不愿放棄,尋遍海底,結(jié)果怎樣呢?找到了嗎?

 

香桃如瘦骨。

香桃是長生不死藥。神話傳說中有西王母將萬歲冰桃送給周穆王的故事,又有七月七日西王母下降,“以仙桃四顆與帝”的故事,又有東方朔偷桃的故事,總之,桃必定與長生不老有關(guān)。也就是說,那求仙之人遍尋海底,終于還是找到了仙桃——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藥!但是,如瘦骨。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里有沒有心里咯楞一下的感覺,我是有這一怪異的感覺的。香桃與瘦骨完全不搭配,如果是香桃,怎么可能像瘦骨呢?香,似乎可見其清新鮮美,而瘦骨呢,何其堅硬,何其枯槁,甚至可以聯(lián)想到骸骨,殘骸,某種死去千年的遺體!所以,我的感覺是,他遍尋海底似乎獲得一個巨大的驚喜,巨大的收獲,他以為他終于得到了窮盡一生想要得到的東西!香桃。但還來不及狂喜,抓到手上一看,原來是死的,甚至是已經(jīng)死去千年的殘骸!狂喜在將來未來的一剎那陡然落空,這種落空絕非是你吃到一個壞桃子的落空,而是,你將它設(shè)定為人生的終極目標(biāo),你為之窮盡一生的心力,為之付出一切,為之翻江倒海,為之九死不悔,然而在你即將成功的一剎那,你發(fā)現(xiàn)一切陡然落空!像一個冰冷的嘲諷,像一個慘淡的句號。

還有,從香桃到瘦骨,我們看到的是從狂喜到失望的一條陡然下降的曲線,但之前之后似乎還有我們沒看到卻能想到的曲線。我們先回到前一句,海底覓仙人,他要覓的并不是仙桃,而是仙人。仙人與仙桃完全不一樣,仙人是一個現(xiàn)成的生動的答案,告訴他長生不老之確鑿無疑。而仙桃呢?次了一等,由現(xiàn)成的降而為可以預(yù)期的,由生動的降而為符號化的。也就是說,想找仙人而沒有找到,這是第一層下降落空的曲線;繼而發(fā)現(xiàn)有仙桃,在沒有仙人的場景中也庶幾可以代表那一個他想要追尋的世界,曲線上揚,由失落而轉(zhuǎn)為狂喜;接著,發(fā)現(xiàn)仙桃是枯槁的,是死去的,是無用的,曲線又陡然下降,幾乎落到冰點。那么,當(dāng)他握著如瘦骨一樣的仙桃就真的斷了求仙的念頭了嗎?未必。我以為這一粒已死的仙桃似乎是一個特寫鏡頭,是一個被遺棄了的“仙人世界”的特寫鏡頭。它一方面代表著此地絕無長生之希望,另一方面,它似乎又明明白白地揭示,真的有那么一個“仙人世界”的存在,那些“仙人”在很久很久以前離開了這里,去到了比海上、比海底更渺遠(yuǎn)更無望的地方。于是,那落到冰點的曲線似乎又稍稍有所回溫,是一點點酸澀的痛苦的仍存有一絲念想的回溫。所以我以為這簡短的詩句中蘊含的情緒極為豐富沉厚,如果用曲線來表示的話,是:覓仙人時的希望(升)——無仙人時的失望(降)——見香桃時的狂喜(升)——如瘦骨時失望(降)——存念想時的回溫(升)。

 

紫鸞不肯舞。

畫面極為華美!特別是跟后面“滿翅蓬山雪”合起來看。鸞,類似鳳凰。是西王母身邊的神鳥。“鸞鳥,赤神之精,喜則鳴舞?!备吲d了會跳舞。一般說“青鸞火鳳”,青綠色的稱為鸞,火紅色的稱為鳳。但是,這里的鸞鳥卻是紫色的。為什么是紫色的呢?青綠色不行嗎?火紅色不行嗎?這對于詩人來說可能是不假思索的直覺,但我們讀詩的人還是應(yīng)該笨笨地琢磨一下,在一字之間體味美感的差異,譬如美食家會在細(xì)若游絲的差異之間辨別菜品的高下。那么“青鸞”與“紫鸞”有何不同呢?青鸞似乎更年輕,顏色更鮮艷蒼翠,是活潑的,是健康的。紫鸞呢,一則似乎更高貴更華美,二則,因顏色更深沉而直覺得內(nèi)心更深沉。如果說青鸞是外向飛揚的,那么紫鸞就是內(nèi)斂沉郁的。結(jié)合后面的“不肯舞”,那就非紫鸞不可了!鸞鳥是“喜則鳴舞”,不肯舞,自然是因為內(nèi)心悲傷。青鸞的顏色是何等翠麗活潑,對應(yīng)著她的內(nèi)心似乎也應(yīng)該是翠麗活潑的,她的悲傷讓人感覺像是年少的輕愁,是為賦新詞而強說之愁,即便此刻悲傷著不肯起舞,只要一轉(zhuǎn)身有了高興的事情,立即可以鳴舞起來。但紫鸞就不一樣,她的悲傷是深沉的,是郁結(jié)的,是無可排遣的,甚至可以說,悲傷已經(jīng)內(nèi)化為她本身的一種氣質(zhì)。忽然想到一個不太恰當(dāng)?shù)谋确?,如果將青鸞比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吉蒂,那么紫鸞就應(yīng)該是安娜。吉蒂舞會上的悲傷跟安娜生命中的悲傷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

 

滿翅蓬山雪。

這一句催人淚下,道盡萬古悲涼!有一句話說人是戴著鐐銬跳舞的,即便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卻總是要掙扎地跳起自由之舞。義山大概不會用鐐銬、枷鎖這樣粗暴的字眼來表達(dá)他的思想。他的鐐銬美極了,是雪,蓬山雪。蓬山是仙山,仙山應(yīng)該是最美好最逍遙愜意的地方,竟然嚴(yán)酷得下了雪,這會引起人怎樣的聯(lián)想呢?就我自己而言,忽然涌起天堂崩塌的感覺!而紫鸞,似乎是這崩塌的天堂中美麗的囚徒。再試問這仙上山的雪化得了嗎?如果化得了蓬山不過是人間普普通通的一歲一枯榮的小山坡了,所以這雪是千秋萬古的雪!是紫鸞永恒的枷鎖!滿翅,是不留余地,不容掙扎起舞的機會。我們可以想見,這樣一個高貴華美的生命,戴著掙不脫的沉重的枷鎖,無限期地被囚禁在悲涼苦寒的境地,這是怎樣一種無望的悲傷!所以,為什么紫鸞不肯起舞?因為她的悲傷實在是太沉重太絕望了!但這樣的絕望在義山的筆下絕不是慘淡的呼告哀嚎,反而閃耀著炫目又冷艷的華光。這一道光芒難道不是義山靈魂深處的光芒嗎?這被囚禁的美麗的紫鸞又何嘗不是他自己呢?

現(xiàn)在我們把這前面的幾句連起來看一下,剛才是“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現(xiàn)在是“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如果前一句搜尋的是海,那后一句搜尋的就是天。追到海底發(fā)現(xiàn)一片廢墟,只留下香桃的殘骸。又追到天上,發(fā)現(xiàn)天堂崩塌,紫鸞被永遠(yuǎn)地囚禁。真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而所得的不過是無盡的悲苦和絕望。

 

借得龍?zhí)脤?,曉出揲云發(fā)。

這兩句無論從意境上還是敘事邏輯上都有很大的跳躍,所以一起講。借得龍?zhí)脤?,就是借來寬闊的龍?zhí)谩}執(zhí)糜姓f是海底龍宮,我個人以為大概不是,而是人間的天子堂,即皇宮。曉出揲云發(fā),大意是說早上起來精心梳洗——精心到幾根幾根地數(shù)著頭發(fā)絲梳洗,然后出發(fā)。揲(音“舌”),四個四個點數(shù)。云發(fā),是如云一樣美的青絲烏發(fā)。(不讀詩的小伙伴注意,云發(fā)是黑頭發(fā),不是白頭發(fā)?!霸啤泵枘〉氖菭顟B(tài)而不是顏色。)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句的色調(diào)一下子變了,之前是“寒”、“冷”、“咽”、“瘦”、“雪”,冷得很,悲得很;忽然“龍?zhí)谩薄ⅰ皩挕?、“曉”,一下子明亮又寬敞了。不僅如此,曉出揲云發(fā),何等的意氣風(fēng)發(fā),何等的躊躇滿志!難道在之前經(jīng)歷了海底天上兩重絕望之后,這求仙之人又能重拾信心,重新出發(fā)?如果真能這樣,這人要么是沒有心肝的鐵人,要么是心腸麻木的白癡。白白浪費了前面那么幽微那么精致的詩行。所以,我們不妨大膽假設(shè)一下,如果按照敘事邏輯,這兩句似乎可以在“玉兔秋冷咽”之后,在“海底覓仙人”之前。也就是說,先“曉出揲云發(fā)”,再“海底覓仙人”,再“紫鸞不肯舞”。義山特意選擇一個陽光明亮的早晨,讓他的主人公躊躇滿志意氣風(fēng)發(fā)地從皇宮出發(fā),踏上求仙之路,先去到海底,又去到天上,碧落黃泉地追尋他夢寐以求的“另一個世界”。這樣的一個過程大概是生動完整、合情合理的。

所以這里的敘事真可謂交錯迷離。至于義山為什么不從出發(fā)寫起,而要這么錯亂著寫,我能想到的原因有兩個,其一,義山自身風(fēng)格使然。義山不是白居易,這首詩也不是敘事詩。如果套用現(xiàn)在的說法,這是很明顯的意識流寫法。他只負(fù)責(zé)精準(zhǔn)地表達(dá)他的感覺,所以忽而月亮(玉兔秋冷咽),忽而海底(海底覓仙人),忽而天上(紫鸞不肯舞),忽而人間(借得龍?zhí)脤挘?。至于敘事邏輯,只在他充分地表達(dá)感覺的夾縫中一閃而過。其二,由這一句的“龍?zhí)谩币鱿乱痪涞摹皠⒗伞彼坪豕?jié)奏更緊湊,更關(guān)鍵的是為了跟下一句形成直接的鮮明的對比,這一點我們留到下面段落再討論。

那么這個上天入海的人又是誰呢?誰有這么大的氣魄?誰能有這樣執(zhí)著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的主人公——劉郎。

 

劉郎舊香柱,立見茂陵樹

劉郎即漢武帝劉徹。如果一定要從這首詩中理出一個“故事情節(jié)”來,那么主角就是這位“劉郎”。不單單這一句明明白白地與“劉郎”有關(guān),整首詩都可以解讀為劉郎求仙的故事。(這里要說明一下,讀李商隱的詩不是一定非要強求故事邏輯的完整,譬如《錦瑟》,真真是“無端”的。但如果某些詩大體可以理出一條線索來還是應(yīng)該去嘗試的,以義山之天才可以無所依傍地上天入地,而我們尋常人等總是盡可能的要搭一個梯子去理解他的。)有人認(rèn)為前幾句上天入海的主人公是另有其人,而“劉郎”在這一句里只不過作為典故偶爾出現(xiàn),我覺得未必。原因有三,第一,剛才已經(jīng)梳理過“出發(fā)——入?!咸臁钡墓适逻壿嫞⒁膺@位求仙者是從“龍?zhí)谩背霭l(fā)的,所以必然是天子。第二,如果只是尋常人等,他哪來上天入海去求仙的資格?頂多在家煉個丹。歷史上只有最不可一世的帝王敢做這樣的事情(秦皇漢武)。第三,尋常人等求仙的失敗何足掛齒,沒有意義,義山偏偏就是要讓一個人世間最強大者——帝王,帝王中最強大者——武帝,去經(jīng)歷一番上天入海的無望的追尋,以他的強大來證明希望的渺茫,甚至絕望。在這一句中我們會看到這故事的結(jié)局正是完全的絕望。

來看下文字,劉郎,為什么不直接說武帝?(這問題很low,給不讀詩的小伙伴科普下)一般古典詩詞總是含蓄的,要拐道彎的,“武帝”或者“漢武”太霸氣,壞氣氛。在義山的詩意世界中幾乎一切都是以美的形象出現(xiàn)的,別人有“潔癖”,他有“美癖”,對簡單粗暴零容忍?!皠⒗伞本筒灰粯恿耍贻p瀟灑,英姿華發(fā),風(fēng)采卓絕,甚至有點纏綿悱惻的味道!這樣才配得上“曉出揲云發(fā)”這樣意氣風(fēng)發(fā)的詩句。舊香柱,傳說漢武帝曾于七月七日焚百合香等西王母到來?!芭f”字第一說明香已經(jīng)焚過了,求仙已經(jīng)求過了;第二說明那香柱雖然舊點,但是還在。我們知道香柱是極其纖細(xì)的東西,而且是焚過之后必定是枯槁的。但是這樣纖細(xì)枯槁的東西竟然還在,說明什么呢?說明時間極其短。甚至短到那香煙可能還未散盡,就“立見茂陵樹”了!立見,立刻就看見,極言時間之短促;茂陵,漢家陵墓。那求仙的香柱還在呢,他死后陵墓上的樹都已經(jīng)長得很好了!這里直接的以“舊香柱”來對比“茂陵樹”,香柱的纖細(xì)對比樹的粗壯;香柱的枯槁對比樹的旺盛,道破這一個上天入海執(zhí)迷不悔的故事之最后結(jié)局:只有死亡才是最強悍的。

說到這里我們回看一下上一聯(lián),借得龍?zhí)脤?,曉出揲云發(fā)。為什么說“龍?zhí)谩笔恰敖琛眮淼哪兀繚h家的江山難道不是姓劉的嗎?有說是去到海底,跟龍王借的龍?zhí)?,我以為不通,旁生枝?jié)。到這里就會明白,相比起“茂陵”,你“龍?zhí)谩痹亠@赫又算得了什么?不過是極為短暫的一個瞬間罷了,不過是永恒之中的一道狹小的裂縫罷了。這當(dāng)然是借的了,是跟命運借的,是跟造化借的,是跟上天借的。再看這兩聯(lián)鮮明的對比,如果說“揲云發(fā)”是躊躇滿志的出發(fā),那么“茂陵樹”就是無可奈何的歸來;一去一回不留間隔地緊密相連,給人一種極為強烈的“人生忽如寄”的感覺。哪怕是帝王的人生,哪怕是曾經(jīng)上天入海執(zhí)迷不悔地?zé)崃易非筮^的人生!

到這里這首詩基本已經(jīng)完整了,由躊躇滿志的出發(fā),經(jīng)歷上天入海的追尋,最后是無可奈何的歸來,被死亡帶走。但義山神來之筆又加了最后余韻無窮的兩句,如果說,“茂陵樹”是一個干干脆脆地休止符,那么接下來“秋煙”、“蠶眠”兩句,教我們明白什么叫做“余音繞梁”。

 

云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xì)字如蠶眠

通下文字先。云孫,一代一代的兒孫,世世代代的兒孫,像波浪一樣一層層前仆后繼的兒孫。怎么樣了呢?都死了。都跟著他(漢武帝)服服帖帖地長眠在地下。帖帖,很少見,表示抗議無效,掙扎沒用,最后還得老老實實地躺下。臥秋煙,不是躺在秋煙上,臥是死的委婉說法;秋煙,是一種平野上莽莽蒼蒼的景色,有時電影到最后也會有這樣的鏡頭,長時間的、無聲的對著空曠的原野,表達(dá)著一種繁華落盡之后不可抗拒無可奈何的荒涼感。所以不僅僅是漢武帝一個人死了,連他的子子孫孫都死了,也終究無法識破“另一個世界”的密碼?!吧显?xì)字如蠶眠”,“上元”是仙女的名字,極為干凈的兩個字,沒什么筆畫,輕巧?!吧显?xì)字”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求仙秘籍。這秘籍很浩瀚嗎?百科全書似的讀不完學(xué)不完嗎?不是的,寥寥“細(xì)字”而已?!吧显?xì)字”給人的感覺是纖細(xì)的,輕巧的,簡約的。如蠶眠,是說那些細(xì)細(xì)的字像蠶一樣睡著,意思是讀不懂,破譯不了?!靶Q”,給人很柔軟很的感覺,會讓人聯(lián)想到蠶絲,又輕又細(xì),幾乎看不見?!懊摺?,是說那些個細(xì)細(xì)的字像蠶一樣睡在那里。一是輕柔,如睡夢一般輕柔,二是與“醒”相對,在睡夢中,解不開,猜不透??偠灾@句里的每一個字都表示著一種輕柔、纖細(xì)、如夢幻一樣感覺,好像風(fēng)一吹就能吹走似的,毫無力量感。但是,對比來看前一句,“云孫貼貼臥秋煙”,一代一代的人世間最強悍的帝王都化作塵土了,然那像絲一樣輕,像夢一樣柔的細(xì)細(xì)的字還是永恒無解地飄在那里。誰贏了?誰輸了?

 “云孫帖帖”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另一個故事,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同樣說到了子子孫孫。最后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個故事的緣起、經(jīng)歷、結(jié)局,以及彌漫其中的情緒。拿愚公移山作為反襯,我們或許可以一窺義山心靈的奧秘。

一開始兩個故事是類似的,都要去追求一個光明的前景,都意氣風(fēng)發(fā),躊躇滿志。這一光明的前景我們簡單稱之為“理想”。確定理想之后是執(zhí)著不懈的努力,義山是“海底”、“蓬山”地追尋,而愚公是“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這一點也有相似。但同時,一種截然相反的情緒開始表現(xiàn)出來。在義山,是不斷地追尋,不斷地挫敗,不斷地失望,“如瘦骨”、“不肯舞”,“蓬山學(xué)”。而在愚公,則是越干越有勁,越干越有決心,智叟笑話他,他反倒笑話智叟“汝心之固,固不可徹?!蹦阊剑毙难哿?,沒得救。真底氣十足!再來看一下最后的結(jié)局,義山的主人翁是人世間最不可一世的帝王,稍帶帝王的子子孫孫,要征服的是像蠶絲一樣輕柔纖細(xì)的東西,然而失敗了。愚公移山的主人公是一個衰弱的老人,稍帶老人的子子孫孫,要征服的是兩座大山,最后成功了。這里有很多話可說。我覺得這兩個故事可以很形象地表現(xiàn)出我們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層次的問題所發(fā)生的心靈反應(yīng)。愚公移山洋溢著童年、少年時期的天真,熱情自信,敢作敢為。面對山一樣重大的問題表現(xiàn)出自強不息的進(jìn)取精神,體格強壯,精神健康,世界清清楚楚地鋪展在眼前,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鳎グl(fā)現(xiàn),去移山填海,去搞定一切!這種熱情是我們血脈中珍貴的基因,沒有這樣的基因,生命會變得多么悲傷,多么難以忍受!但是,終有一天,有限的世界在我們眼前褪色、倒塌,一個無限的、浩淼的、不可能征服的世界在你的心靈之中悄然打開,個體如此渺小,如同一葉輕舟置于浩瀚無邊的命運之海,你窮盡所有的努力,所得到的不過是愈來愈重的無可奈何的悲傷。這一種悲傷,正是我們走進(jìn)義山那幽微而浩渺的心靈的入口。滄海月明珠有淚,義山的心靈世界正是那一片煙波浩渺的月光之海。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