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99%的吃貨會點藍字關注我們哦~ 作為飲食大國China(吃哪)國的人民 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吃了吧~ 早上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之外,不嫌費腦的群眾們還創(chuàng)造了更多爭辯: 豆腐腦吃甜的還是咸的? 粽子吃甜的還是咸的? 除夕夜吃餃子還是魚丸? 八月十五吃元宵還是湯圓…… 這其中,還有一個經(jīng)典話題:吃米好還是吃面好? 今天食妹就要吊兒郎當一本正經(jīng)地談一下這個問題: 1 米VS面 吃誰更營養(yǎng)? 如果要從營養(yǎng)成分的角度來說,面粉中中含有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等,確實是比大米高那么一些的。比如維生素B1,稻米中含量本來就比小麥中少一半,經(jīng)過了打磨的精白米中就更少了。礦物元素上,我們?nèi)粘W钚枰拟}、磷、鉀、鎂等元素,面也是占優(yōu)勢的。 具體是差多少,下面的表格就一目了然了↓ 下面的“米”和“面”分別代表100g稻米均值和100g標準小麥粉 另外就是蛋白質(zhì)。在含量上是面比米高,然而在質(zhì)量上呢,卻是米比面更優(yōu)。綜合考慮必需氨基酸比重、蛋白質(zhì)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等方面,米的蛋白質(zhì)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所以,如果同時考慮蛋白質(zhì)的數(shù)量和利用率兩個因素的話,米和面幾乎是打了平手。 不過,說來說去,米和面也都是主食,尤其是精米白面,提供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很少。雖說面粉中B族維生素是高一些,但吃全部由精白面做成的食物,也只能滿足所需維生素B1、B2的15%~25%,米就更少了。所以說,主要還是多吃其他副食是關鍵。 2 米VS面 吃誰更苗條? 米和面吃誰更苗條呢?相信也是許多女孩子和注意身材的人士關心的吧? 先來看看大家第一想到的——熱量。100g的面粉熱量是344千卡,100g的米則是346千卡,乍一看不相上下的哦? 不過,真的吃起來卻不是這樣。 米做成米飯,是吸收了很多水的,一小把米就能做一碗米飯(含水量70%左右),粥的話更多。而面做成面條則很“實誠”(含水量30-50%),面包、饅頭(含水量45%-55%)也同樣。所以,吃一碗米飯和吃一碗面條相比,可能是吃面條時攝入的熱量更多。 ![]() 不過,由于面里面含有更多蛋白質(zhì),尤其是高筋面粉(做面條、餃子皮、包子皮用的)做成面食里面含有很多面筋,消化起來慢,所以相對更抗餓一些。也就是說,中午吃一碗面,可能一直到晚上都不餓。而吃一碗米,可能下午就餓了要加餐。一加餐,熱量沒準就又超過面了。 ![]() 話又說回來,吃米飯更容易配著吃下去很多肉和菜,而吃面條就很少會再吃別的東西。但是呢,面食又常常以油炸的形式出現(xiàn),一沾上油,那熱量可就蹭蹭的飆升啊…… 所以說,吃面和吃米到底誰更不容易胖很難說清,總之都不可能會讓你瘦。瘦的根本辦法還是少吃點!(看到這個結(jié)論是不是很想打我?可惜,打不到~) 3 米VS面 吃誰更養(yǎng)胃? ![]() 其實現(xiàn)代人吃的精米和白面都是相當好消化的食物,完全沒有了粗糧的那種難以下咽。對于消化能力弱的人來說,用米粥、饅頭、軟米飯、軟面條當作主食都是不錯的選擇,比大魚大肉和油膩飲食強多了。 ![]() 對于有胃酸過多的問題的人,面制品是更好的選擇。它們不會特別刺激胃酸分泌,蛋白質(zhì)含量高有助中和胃酸,發(fā)面的東西里面又加了食用堿也有助中和胃酸。 對于有胃潰瘍的人來說,正常的米面主食都可以吃,注意細嚼慢咽即可。人們總有個誤區(qū),就是胃潰瘍只能吃米粥、面湯等流食養(yǎng)胃,殊不知這樣可能會讓情況更糟。流食因為沒有咀嚼而無法引起唾液分泌,而唾液其實對消化幫助很大。 ![]() 對于有血糖問題的人或者糖尿病的人來說,選擇吃高筋面粉做的勁道面食(韌面條,韌面包等)能讓血糖上升緩慢一點,控糖效果比吃米飯、米粥強。 ![]() 對于有食物過敏問題的人來說,小麥面粉中的蛋白有致敏可能。所以如果一吃面食就不舒服,可以探究是不是這個緣故,是的話就干脆避免吃面。 ![]() 除了這些因素,其實長期吃某種食物你的身體就會更耐受它。所以,如果腸胃功能健全,那愛吃哪個就繼續(xù)吃哪個好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