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粲然 在一些深入的家庭對話中,我接觸過一些秉持著“我的不幸全部來源我原生家庭”論調(diào)的成年人。 他們都是很好的人。痛苦、孤獨、深情。 和他們談話時,我總恍惚有一種感覺,他們是時光機上坐過站的乘客,不斷想回到過去那一站,在不一樣的家庭里,在不一樣的爸爸媽媽身邊,深入地被愛一次,深入地成長一次。 然而,已經(jīng)回不去了。我在他們心里,聽到宛如徘徊不去的鳥兒一般凄楚的哀鳴。 出生在一個充滿隔閡的,父母沒有自省能力,充滿謬誤的家庭,的確是很不幸的事。 但這僅僅是人生敘事前半章的故事。因為“我的家庭充滿不幸”,因此“我必然有不幸的人生”這樣的因果論太簡單粗暴了。 簡單粗暴得像一個,你潛意識里必須以此回報的回答。 以“我過得痛苦”,不停地致意過去,致意不夠愛、不懂愛的爸爸媽媽。 這樣互相傷害的人生,是你執(zhí)意要留給過去的一個回答。 但是,我們每個人也必須知道,“我的不幸全歸咎于家庭”是最無力的宿命論。而我們真正的人生,是充滿變數(shù)的,它不全然根源于原生家庭,不全然根源于你的天賦(或者無常),不全然根源于某一段際遇。 它多半只根源于,你對你所遭遇的命運之判定與態(tài)度。 在敘事療愈中,我很喜歡和孩子們一起進行的。是湊在一起講家庭和父母的故事。 講“出生的那一天,爸爸媽媽各自在忙啥”,講“爸爸怎么跟媽媽求婚”,講“有一天媽媽很生氣,忽然。。。”講“爸爸臉憋得通紅,他差點打我了,但是后來他說。。。?!甭犕酝Z充滿稚氣地講述家人的故事,是非常幸福的事。 因為,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啊,爸爸媽媽們都很努力?。『⒆觽円埠芰瞬黄?!他們真正理解愛!真正理解愛他們的人,如何克服心靈重重阻礙,惡狠狠地擊倒橫亙在自己和孩子面前、如妖魔一般的業(yè)障舊習,為了和全新的靈魂相逢,奮力奔來。 這就是我非常喜歡杜萊這套《有趣的一家》的重要原因。除了杜萊風格極其突出、機巧卓越的文圖表達之外。《當爸爸遇見媽媽》《我救了我媽媽》《我救了我爸爸》文本本身,涉及兒童家庭敘事療愈非常深刻的主題,即: 1.父母之間的伴侶之愛 而且這種愛發(fā)生在孩子降世之前,在繪本敘述中,這個視角是非常特殊的。文本中所折射兩性之愛,凸顯了父母作為獨立個體,對愛的理解與感受。對孩子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拾遺補漏”。 2.孩子對父母挫敗感的“挽救” 在許多日常感受中,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作為父母”挫敗感來源”而存在的。聽著“你總是給爸爸媽媽惹麻煩”“就是你我們才那么累”,充滿愧疚心理。這時候,“因為孩子的存在,而拯救了父母的挫敗感”的敘述對孩子非常重要。在日常中,你是怎么和孩子敘述這件事的?怎么告訴孩子,因此他(她)的到來,整個世界都亮了。因為他們,我們得到了一個真正嶄新的、有希望的世界。 這就是杜萊這套《有趣的一家》給我們的靈感。即,家可以用詼諧的、溫馨的、充滿力量、幽默與美的敘事語言來描述。借由讀這套書,和孩子們說說這些話題吧。 在童年中聽過與父母們討論過這些話題的孩子,他日應該不會被困在”過去“的站臺上。 我是這樣深深期待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