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有那么一群人,逢人就說,他跟那個領導很熟,跟哪個企業(yè)老總有交情,還會時不時的在別人面前炫耀那些偶然跟所謂的那些名人的合影;不管在什么場合,見面就會管你要電話號碼,加微信。他們總認為這就是他們的圈子,他們的人脈!有了這些圈子,這些人脈,就會順風順水! 還記得,前不久有個朋友跟我說起一件事。他說很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接觸到一個“大人物”,交流甚歡,蠻投緣的,便相互留了電話。他原以為這是很重要的人脈資源。過了不久,出了點事,便想到了這位“大人物”。以這位大人物的能力和地位,此等小事,不足掛齒! 于是,鼓足勇氣給他撥通了電話,連續(xù)打了十幾次,沒人接,他不甘心,又長長地發(fā)了一條信息,信息倒是回了,可就倆字:沒空!說實話,當時很有挫敗感,恨不能找個老鼠洞鉆進去。 其實,無論是現(xiàn)實生活還是現(xiàn)代職場,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遭遇,以為和對方留了電話加了微信,彼此應該能幫忙,卻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只有資源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是的,社會是現(xiàn)實的,人們往往總是在相互利用,很多社交并沒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別人電話,就以為有了資源,或許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僅僅是白打了一個電話。因為你不夠優(yōu)秀,因為他在考慮你以后能不能幫到他,有沒有資源交換,如果你不夠優(yōu)秀,不夠強大,誰!會!幫!你? 以前有一位業(yè)界精英跟我說:“自己經常遇上一些可有可無的社交,應酬,該不該拒絕?如果沒有進入他們的圈子,會不會失去人脈?” 我說: 只有強大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后來,這位經營感慨道:“在自己還是庸碌無為的時候,很少有人主動找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坐到現(xiàn)在的位置,應酬、社交不斷,我懂現(xiàn)在為什么有人主動找我了”。他總結到:只有自己足夠強大,足夠優(yōu)秀,別人認為你對他們有用,他們才愿意結交你,你才會進入他們的圈子,你才有人脈! 如果你不夠優(yōu)秀,不夠強大,你的人脈是不值錢的,它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殘酷,但這是事實。 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朋友在一起,美其名日:交朋友,處關系,拉圈子,搞社交。三天兩頭的跟朋友,泡酒吧,卡拉OK,泡桑拿,為了朋友,可謂兩肋插刀,為了朋友的事,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 剛開始,身邊的確有一群朋友圍著、跟著,在他們的心里,似乎朋友就是一切。漸漸地,原先處得還可以的“朋友”漸漸地離去,為什么呢?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用他的柴換了你的羊! ——資源等價交換,因為你有柴,他有羊;而你需要柴,他需要羊! 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yōu)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多花點時間充充電、提高個人能力。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強大! 當然,有一種情況除外,你落難的時候,他說我們是兄弟,你富有時,他仍然說我們是兄弟。這種不離不棄的人,才稱為真正的朋友,他不適用于以上的規(guī)則。這種人不用多,在這個浮夸的世界里,幾個就好。 我不追求人脈,我就是人脈! 切記: 人脈不在圈子,而在自己: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優(yōu)秀,你才能獲得有用的人脈! “識人多”不等于“人脈廣”:“人脈廣”不等于“幫你忙” 人脈的前提是你有沒有“被利用的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如果感覺此文對您有用,請多多分享轉發(fā)哦!感謝您的關注! |
|
來自: 茂林之家 > 《社交/成功/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