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小莎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文匯教育”(ID:wenhuieducation) ▼今天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上元佳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gè)重要節(jié)日。 在這個(gè)重要的日子里,古人要吃元宵、賞月、賞燈、猜謎…… 在娛樂活動(dòng)尚不發(fā)達(dá)的古代,鬧元宵應(yīng)該是一年中最熱鬧和盛大的活動(dòng)之一,元宵節(jié)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shí),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shí),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應(yīng)該是最有名的元宵詩了,作者一說是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也有說是南宋女詞人朱淑真的。歐陽修大家都很熟悉了自不必說,朱淑真卻有必要說一說。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的自身?xiàng)l件與李清照有得比,家境好,能詩詞,工書畫,曉音律,在容貌上或許更過之,放到現(xiàn)在來說可謂標(biāo)準(zhǔn)的“白富美”了。李清照門當(dāng)戶對地嫁了趙明誠,寫詞大秀恩愛,朱淑真則幾乎在用生命詮釋什么叫“遇人不淑”。 朱淑真這樣的才女加美女,對另一半的期許必定極高,她也找到了并寫出了 “門前春水碧于天, 坐上詩人逸似仙。 白璧一雙無玷缺, 吹簫歸去又無緣?!?/span> 可見朱小姐對此人十分滿意,據(jù)說《生查子》就是描寫這段情的。 然而,朱淑真最后卻嫁了一個(gè)毫無情趣的粗人,她也因此郁結(jié)早逝,過世后,傳其父母將書稿付之一炬。 朱淑真還寫過三首《元夜》,下面這一首訴說的情懷與這首也頗為相似。 元夜 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fēng)。 新歡入手愁忙里,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huì)同。
許多美好的愛情就萌發(fā)在這一天,比如《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在元宵之夜,喧鬧的燈市中摘下了薛紹的面具,從此開始了他們的愛情故事。
看花燈也成為現(xiàn)在影視劇里增進(jìn)男女感情的一個(gè)極為有效的橋段。比如《仙劍奇?zhèn)b傳》中紫萱第一次見到徐長卿的時(shí)候就借用的大明宮詞的演法。
有一首寫元宵的詞名頭更響,被晚清學(xué)者王國維來描述人生的三個(gè)境界,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三境界就出自南宋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真是膾炙人口。
青玉案·元夕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dòng),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也寫過元宵的詩。 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這首詩不落俗套,取材農(nóng)村,繪聲繪色,元宵景物畢現(xiàn)眼前。燈月輝映的鄉(xiāng)村是美的,燈月映照下的村女則更美。她們青春煥發(fā),喜氣洋洋,盡情歡笑。
明代張燈的日數(shù),自太祖始增為十日,白晝?yōu)槭校瑹狒[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成為了春節(jié)期間娛樂活動(dòng)的高潮。
不過縱觀唐伯虎一生,才華橫溢卻因?yàn)橐粓稣f不清道不明的考場舞弊案被罰永世不能為官,一生坎坷,令人唏噓。不過如果唐伯虎入朝為官,說不定人間便少了一位名動(dòng)天下的大畫家了。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首景色詩是詩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詩歌比賽中的奪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詩中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首聯(lián)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lián)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cuò);頸聯(lián)寫夜游之樂,突出歌伎艷若桃李;尾聯(lián)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 元宵之所以熱鬧,是因?yàn)樵娭兴岬降摹敖鹞岵唤埂薄9糯烧乒芫┏蔷l(wèi)的金吾禁止夜行,唯于正月十五日開放夜禁,稱“金吾不禁”。 唐韋述 《西都雜記》:“ 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nbsp; 《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zhèn)€金吾不禁,玉漏無催。” 金吾不禁,街上人就特別多,人多了就容易走失,《紅樓夢》里的香菱正是在她4歲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shí)因家奴看護(hù)不當(dāng),被人販子拐走。 所以賞燈雖好,卻也要看護(hù)好身邊的人啊。 越是燈火輝煌,寶馬雕車時(shí)的熱鬧之時(shí),越是容易催生人的惆悵別緒,也有許多詩人寫元宵寫出了另一種味道。
永遇樂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jì)楚。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shí)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楹螅c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
一年重陽節(jié),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dāng)官的丈夫: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span> 丈夫收到信后,自己也寫了一堆詩,并與這一首放在一起請人品評,友人云:“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span>
因?yàn)橛星鞍肷拿篮蒙?,因此?dāng)李清照客居他鄉(xiāng)后,回想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jié)的歡樂心情時(shí),更顯落寞。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宋·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fā)。 物色舊時(shí)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shí)節(jié)。
上片概說元夕之夜,燈繁月明,鼓樂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舊而情味卻別,不覺感慨系之,頗有悲涼之感;下片用典,寫佳人西樓拜月,鏡中畫眉,待到樂止人散,卻又漸入愁鄉(xiāng)。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下片說久別傷悲以至愁白了鬢發(fā),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全詞意境空靈蘊(yùn)藉,語言自然清勁,耐人咀嚼。
這么多元宵詩詞,你最鐘愛的又是哪一首呢? 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 - END - ▼▼▼歡 迎 交 流,投 稿、合 作 請 聯(lián) 系 ( zhike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