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嘉節(jié),九十春光之始。 新正令旦,一年美景之初。 桃符已換,醮祭郁茶辭舊歲。 椒觴頻酌,肆筵鼓樂賀新年。 萬盞明燈,象馬人魚異樣。 一天星月,階除臺榭輝煌。 賀郎擔擔,表年年節(jié)節(jié)之高。 樂藝呈工,愿歲歲時時之樂。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燈節(jié),作為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滿月之夜,人們認為這一天是個吉利日子,張燈、賞燈是重要活動,當然還有放爆竹、演雜耍等等。在古代,皇帝也很重視這一天,宮里也要熱鬧一番,明代宮廷畫師就留下了一幅《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元宵佳節(jié),一起來欣賞一番吧! 爆竹聲宏 黃色圍賬里,頭戴黑色便帽,身著淺青色繡金龍袍的明憲宗,雙手拄膝,上身微探,觀看爆竹燃放 看誰的爆竹聲響,誰的焰火最美 火花閃爍,好不熱鬧 皇帝果然是富戶,爆竹真多 別人家的手里爆竹大 小兒也來玩一玩 明朝焰火這么玩 “你也來放一個唄~” 賞花燈 貨郎聲聲,燈球巧制,換裝的明憲宗來到另一處庭院 賞花燈 貨郎來啦~ “走,看花燈去嘍~” “我們也來湊湊熱鬧~” 貨郎很是受歡迎,不僅有各式花燈,還有樂器、玩具、日用品,琳瑯滿目呀~ 看雜耍 華麗的圍賬中,明憲宗在宮人們的陪伴下,興致勃勃地觀看演出 化妝表演 三國戲《三英戰(zhàn)呂布》 萬國來朝,賀喜豐年稔歲。 四夷賓服,頌稱海晏河清。 慶賞元宵節(jié) 燈球巧制,數點銀星連地滾。 鰲山高設,萬松金闕照天明。 雜耍表演之蹬技 雜耍表演之蹬技、鉆圈 魔術表演 雜耍表演之蹬技 元 宵 節(jié)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 明代,無名氏繪,絹本、設色,縱36.6厘米、橫630.6厘米 此圖卷繪明憲宗(朱見深)慶賞元宵的情形。畫面根據憲宗先后出現(xiàn),以庭院紅墻為隔,分為三段。首段繪憲宗坐于殿前石臺上的黃帳篷下,頭戴黑色便帽,身著淺青色繡金龍袍,正在觀看太監(jiān)、男女童子燃放爆竹彩焰;中段出現(xiàn)的憲宗,著繡金龍黃袍,站在殿前石臺右側觀賞,殿前童子或圍在貨郎售貨車前,或手持魚形燈、象形燈等玩耍,二燈象征“年年有余”、“太平有象”;第三段憲宗著淺黃色龍袍,面朝右欣賞化裝演出和各式雜耍。化裝表演中,有的扮做道士、僧侶。左上方設有“鰲山”燈會。卷前楷書《新年元宵行樂圖》序贊。 本文參考書目:《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繪畫卷(風俗畫)》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 李秀娜 審核 | 孫麗梅 劉 鈞 |
|
來自: 青木森森 > 《民族、民俗、古風、收藏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