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稱“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等。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指華麗、興旺,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 《左傳》是現(xiàn)存最早出現(xiàn)華夏二字并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可見,華夏族是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禮儀道德興盛為夏?!渡袝x》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這里的說法,華是指華服,夏指有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服的禮儀之邦”。“華夏”本義即有文明的含義。華夏二字在現(xiàn)實中的實體展示就是服飾、禮儀、經(jīng)典。華夏文明是炎黃血統(tǒng)、詩書禮儀文化和中華疆界統(tǒng)合在一起的實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