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提到古代有作為的皇帝總是會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然后唐太宗李世民一世英名之下依然有難以掩蓋的污點,那就是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篡位讓他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帝王。 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窮兵黷武,以致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故而群雄蜂起、逐鹿中原。在李淵打天下的過程中,次子李世民率軍先后擊敗竇建德、王世充等大軍閥,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梢哉f唐朝的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盡管李世民功高蓋世,最終卻是作為嫡長子的李建成被立為太子,而李世民只是秦王。李淵為了安撫李世民,加封其為天策上將,允許其設(shè)立天策府,招羅自己的黨羽。李世民由此招納了房玄齡、尉遲恭、秦瓊等一批文臣武將,班底比太子李建成更為雄厚。 但設(shè)立天策府還并非重點,為了表彰李世民功績,李淵還賜給了他幾座燒錢爐,允許秦王府自己鑄錢使用。這一點是很危險的,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李世民作為秦王,就擁有了自己發(fā)行貨幣的能力,太子李建成卻并無此權(quán)力,因此在財力上,太子已經(jīng)無法與李世民抗衡,那么招兵買馬也不用再擔(dān)心錢不夠用。 由于太子李建成只是名義上的位分高于李世民,但經(jīng)濟實力和班底都遠(yuǎn)遠(yuǎn)不及,若有朝一日李建成即位,第一件事必然是要拿李世民開刀。因此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也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了。 李淵為何明明要立李建成為太子,卻坐視李世民坐大的原因還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因為李世民功勞確實太大,李淵想通過這些手段來安撫。也有可能是李淵希望通過制衡之術(shù),讓太子秦王相爭,自己穩(wěn)坐皇位。然而,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李淵在立嗣的問題上,確實是下了一步臭棋。 可以說李家這一場避免的,可是歷史往往不容假設(shè),拋開皇帝這一個身份來說,這是李淵自釀的苦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