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到家里宴請的時候,總是我最擔(dān)心的時候。 因?yàn)榕畠鹤兊迷絹碓桨缘?,隨之而來的是,我姐姐的女兒變得越來越謙讓。 我一直不喜歡我女兒一直“為小自尊”的腔調(diào): 仗著自己年紀(jì)小,拼命地去索取,因?yàn)樵谒母拍罾?,小就有資格拿到自己想要的,小就有資格獲得別人的疼愛,小就可以從別人手中輕而易舉地獲得。 而在大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勸導(dǎo)下,我的外甥女骨子里,開始滲透了一種“過于謙讓”的精神。 有一次,我女兒為了一顆魚圓大喊大叫,我奶奶說了一句,“姐姐讓著妹妹,你把你碗中的那一顆給你妹妹吃?!?/p> 外甥女不聲不響,像做錯了事一樣,把魚圓從碗里拿了出來。 我當(dāng)即制止了,我說,你只有一顆,你也沒有多余的,你也很想吃,你為什么要讓給你妹妹,就因?yàn)樗昙o(jì)小嗎?就因?yàn)樗蘖藛幔?/p> 然后我把那顆魚圓還到了她的碗中。 女兒還在作。作天作地大哭。我一般不會理會這樣的行為,我只覺得該屬于她的,她能夠不遺余力爭取,我給她喝彩;不是她的,她滿地打滾,我也不會理睬。 我母親自然覺得我這個行為大度,而我,只是因?yàn)椴幌胱屪约旱暮⒆樱α硪粋€孩子的成長。 因?yàn)槲掖蟾庞肋h(yuǎn)記得,外甥女雖然人高馬大,也總會被人欺負(fù)。她還說,我怕別人哭,所以由著她們了。 我和她說了很多遍,既然別人都不關(guān)心你會不會被打哭,你至少也得告訴老師啊。 她沒有聲響,默不作聲的樣子。 02 適度謙讓是有禮貌,過分謙讓就是無能和懦弱。 而“中國式教育”中的謙讓精神,總是有一種過度用力。 當(dāng)你自己很需要很渴望的時候,當(dāng)你憑著自己的能力擁有的時候,當(dāng)你并不富足到可以割舍給別人的時候,說明你根本沒有能力謙讓。你過于滿足了別人,誰又來愛護(hù)你呢?守住你自己擁有的一切,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愛護(hù)。 這不是自私,也不是精明。 而是別人的欲望你始終滿足不了,也不該由你來滿足。 03 我還年少的時候,在農(nóng)村里,看到過一件事: 一個姐姐手里拿著一個雞腿,忽然弟弟沖了過去。 旁邊的人說,你就讓給你弟弟吧,他在長個子,男孩子就該多吃點(diǎn)。 那個姐姐說,他把自己的份額吃了,現(xiàn)在又來搶我的,我也在長個子呢! 旁邊的鄰居對那個女孩子翻白眼,私底下有人說,這個姐姐太不懂事了,怎么可以這樣對待弟弟呢! 那個姐姐也不管,還是自顧自把那個雞腿吃了。 這個姐姐就是我的好朋友小A。 小A說,許多時候,她并沒有覺得是重男輕女,而是父母根深蒂固的“謙讓思想”。 就比如,她弟弟和外人打架,哪怕有一次被打落了牙齒,她的父親都說,咱們吃虧是福,要謙讓。不計較了。 吃虧不是福,而是禍,過于謙讓也不是。 所以一直到12歲,他弟弟都還沒有長成足夠保護(hù)自己的樣子。 “我的父母希望我謙讓我的弟弟,在外面,希望我們謙讓別人。我沒有答應(yīng)?!?/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得,我不去拿別人的,別人也不能來搶我的?!毙說,后來,他們家人總覺得她太好勝,又不謙讓,但卻始終沒有人再去敢惹她。 而他的弟弟,那個時候上小學(xué)還需要帶生米去食堂煮飯,他便煮不上飯,因?yàn)闆]位置了,常常餓肚子一整天;班上如果有什么活動,每次被排擠的總是他;別人可以隨意翻他的書包、鉛筆盒,他也不聲不響;偶爾身上還被打了,也不肯說出那個打人的名字。 終于有一天,小A忍不住了,把弟弟拖到外面暴打,她弟弟就還手了。因?yàn)樗艿苤?,姐姐是要讓著弟弟的。他不能被姐姐打了?/p> 她說,她們打成一團(tuán)的時候,她忽然覺得她弟弟還像個男孩子。 “我是你最親的人吧,你能對我還手,為什么不能對別人還手?!彼艿芎鋈痪托盐蛄??;蛟S,許多人的成長,就是那么一瞬。 他終于像個大人一樣了。 不欺負(fù)別人,但也不能被別人欺負(fù);不搶奪別人的,但也不能被別人所獵食。 04 關(guān)于今天的主題,或許,很多人覺得是毒雞湯。 也或許,很多人并沒有清楚地界定什么是適度,什么是過于。 但我就是不想讓孩子在并沒有能力具備謙讓的時候,胡亂去謙讓。 因?yàn)槟阍摰玫?,你就要爭?。皇悄愕?,你就要守護(hù); 今天,他可以隨意謙讓任何,未來也難說,在面對激烈競爭的時候,全力而退,退到最后面的位置。 因?yàn)樗欢米约嚎偸悄敲粗t讓,于是謙讓就變得一文不值;他不懂得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他任何時候,都會無力還擊。 那種軟弱而不自知,會像是麻醉劑,深入他的骨髓,若干年后,別人都前仆后繼,只有他,在原地說,你們先。 05 世界很溫暖,也很涼薄。 讓孩子看住自己該得的一切,是一種起碼的本事。 不太謙讓的孩子,若干年后,我們也敢放心讓她去飛,知道她不會受到傷害,也知道她懂得分寸——不去搶奪,也不被搶奪。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