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齡 (1885─1967),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種墨草廬主人。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shù)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 他的作品值得我們?nèi)バ蕾p, 他的人品值得我們?nèi)ベ潛P。 劉老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繪畫藝術(shù)上。 輟學在家,致力學畫, 獨辟蹊徑,無師亦可自通。 一輩子在自己的小院,未曾走出國門, 也未曾受過專業(yè)的美術(shù)培養(yǎng), 卻能夠?qū)⑽鞣矫佬g(shù)文化 滲透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國畫中。 他,反復探索, 將西方水彩畫的“濕畫法” 與傳統(tǒng)中國畫的“沒骨點染”相結(jié)合, 首創(chuàng)能準確表現(xiàn)動物皮毛的“濕地絲毛”技法,作品生動逼真,令人耳目一新。 他,也曾受到過反對和嘲笑。 那個年代,畫家尊崇 傳統(tǒng)寫意式的“四王”或“二石”式的山水, 亦或八大、八怪式的花烏嗚世, 顯少有人如他一樣; 畫造型嚴謹?shù)娘w禽走獸, 并且借鑒西洋畫法。 而事實也證明, 他是成功的,不固守傳統(tǒng),推陳出新。 他的畫造型生動準確, 對動物的習性神態(tài)的觀察,精致入微。 最難得的是, 劉奎齡畫中有一股清氣和新氣。 不是所有的畫家都能夠有“清氣”, 他源自自身的修養(yǎng)和 天賦。 他賦予了畫'活力”、“生動”、“情致” 欣賞他的畫,不覺呆板,無趣粗俗。 他的作品早已走向世界。 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值得珍視。 鴻爪久駐,畫魂不朽。 作為畫家,他是低調(diào)的。 1950年初秋中國藝術(shù)品赴蘇展覽, 徐悲鴻參與了這次活動的評選工作, 在送展的作品中見到了劉奎齡的《上林春色圖》, 大為驚嘆,稱贊不已,后悔相識太晚, 并自責地說“我怎么連這么一位畫家都不知道!” △上林春色圖52x121厘米絹本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今日 推薦 劉奎齡《花禽十二條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