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消毒是豬場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給養(yǎng)豬場消毒是最基本的事情。通過消毒,可以將病原體消滅在豬場外,防患于未然。這使豬減少患病的幾率,為養(yǎng)豬戶謀得最大利益,也為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zhì)豬肉。
一、消毒藥物的選擇 藥物選擇要對路折疊在選擇化學消毒劑時應考慮:對病原體消毒力強,對人、畜毒性小,不損害被消毒物體,易溶于水,在環(huán)境中較穩(wěn)定,價廉易得且使用方便的消毒劑。 二、常見的消毒藥物 (1)堿類消毒劑 如火堿、生石灰和草木灰?;饓A不能用做豬體消毒,3%~5%的溶液作用30分鐘以上可殺滅各種病原體。10%~20%的石灰水可涂于消毒床面、圍欄、墻壁,對細菌、病毒有殺滅作用,但對芽胞無效。 (2)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 如百毒殺、雙季銨鹽絡合碘。此類藥物毒性極低、安全、無味、無刺激性,且對金屬、織物、橡膠和塑料等無腐蝕性,應用范圍很廣,是一類理想的消毒劑。有的產(chǎn)品還結(jié)合殺菌力強的溴原子,使分子親水性和親脂性倍增,更增強了殺菌作用,對各種病原均有強大的殺滅作用。此類消毒劑可用于飲水、噴霧、帶畜禽消毒、浸泡等消毒。 (3)醛類消毒劑 如甲醛溶液(福爾馬林)。僅用于空舍消毒(舍內(nèi)有動物則不能用)。使用方法:放于舍內(nèi)中間,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30毫升、高錳酸鉀15克,再加等量水,密閉熏蒸2~4小時,開窗換氣后待用。 (4)氧化劑 如過氧乙酸??捎糜谳d豬工具、豬體等消毒,配成0.2%~0.4%的水溶液噴霧。 (5)鹵素類消毒劑 如漂白粉、碘附等。 三、消毒程序要嚴密 (1)環(huán)境凈化與消毒 包括車輛消毒(用3%~5%的來蘇兒液或0.3%~0.5%的過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經(jīng)常打掃衛(wèi)生,每月用火堿溶液消毒1次)、場地消毒(及時消除豬糞、雜草等,凡堆放過的地方用0.5%的過氧乙酸溶液消毒)。 (2)工作人員消毒 工作人員是將病原帶入場區(qū)的主要媒介。在豬場門口設置消毒池,人員進入要經(jīng)過消毒池,然后要去洗澡換掉衣物,穿山潔凈已經(jīng)消毒過的衣物鞋子,原來穿的衣物要進行熏蒸或者浸泡消毒。從場外購入的物品必經(jīng)過規(guī)定時間的熏蒸消毒后才能進入場內(nèi)。進入生產(chǎn)區(qū)前先洗澡、更換防疫服或工作服。生產(chǎn)區(qū)的每棟豬舍門口應設消毒池,池內(nèi)盛3%~5%來蘇兒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供工作人員進入時蘸腳。每棟豬舍門口的洗手盆內(nèi)用3%~5%的來蘇兒液進行洗手消毒。 (3)豬舍消毒 包括清理、沖洗,待干燥后用0.5%的過氧乙酸溶液噴灑,再用熏蒸法或火焰法或火堿法等進行消毒。 (4)帶豬消毒 可選用過氧乙酸、次氯酸等,一般每周消毒1次。 (5)飲水消毒 用漂白粉按每公斤飲水用3~5毫克,每周1次。 (6)死豬和糞便處理 死于傳染病的豬宜遠離豬場深埋或焚燒,死于非傳染病的豬宜高溫處理,豬糞應堆積發(fā)酵或入化糞池。 四、提高消毒效果 (1)按消毒對象選擇消毒方法,應合理運用。 (2)按疫病類型確定消毒重點。如經(jīng)消化道傳播的應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飼料、飲水和用具的消毒;經(jīng)呼吸道傳播的應重點做好豬舍空氣和豬體表的消毒。 (3)按疫病流行情況掌握消毒次數(shù)。消毒必須定時、定期進行,推廣帶豬消毒法。 (4)掌握好溫濕度。一般溫度相對高時消毒效果更好些,所以每天上午9:30~11:30、下午3:30~5:00進行消毒較好。濕度在60%~70%時進行消毒效果更好些,舍溫在10℃~30℃時,作用30分鐘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5)控制好環(huán)境酸堿度。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繁殖的酸堿度范圍是6~8。當pH值大于7時,細菌帶的負電荷增多,有利于火堿等殺滅細菌。 (6)掌握好消毒劑的濃度。例如酒精濃度在70%時消毒效果最好,而非純酒精(98.50%)或65%的稀釋液。 (7)不同消毒藥品之間不能混合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