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去! 2017逐河尋魚路線 過年的團(tuán)圓飯,各地飯桌都少不了魚來討個(gè)好彩頭。東北每到冬季,會(huì)將冬捕的魚埋在雪中,留到春節(jié):十來斤的有機(jī)大魚燉上一鍋,香氣四溢。在黑龍江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初一拜年時(shí),主人要擺魚宴待客:酸辣味的生魚、酥脆的“炒魚毛”、鮮美透明的魚子,讓人贊不絕口。湘南人要買一條1公斤以上的鯉魚,叫“團(tuán)年魚”。皖中、皖南餐桌要有兩魚:一條完整的鯉魚不能吃,是敬祖;一條鰱魚可吃,象征人丁興旺。江浙要吃手工魚圓,取“團(tuán)圓”之意。紹興年夜飯要上一條整魚,但不能動(dòng)筷要留到新年第一天,叫年年有余。據(jù)說早先北方無魚的地區(qū),還會(huì)刻上一條木頭魚放在餐桌上,表達(dá)美好的期愿。 沿黃河吃魚 信陽→周口→開封→泰安→濟(jì)南→煙臺(tái) 洛陽、齊魯兩大文化早已是經(jīng)典,從“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陵、道教老子的故里,到依《清明上河圖》建造的歷史主題公園;從四門塔到蓬萊閣,沿河之游可穿越千年。 南灣魚、悶糟魚、糖醋熘魚、清氽赤鱗魚、鮮魚水餃 沿長江吃魚 武漢→蘇州→揚(yáng)州→南京→杭州 黃鶴樓、寒山寺、夫子廟、西泠印社,一路都是文人騷客的流連之處,山水縈繞、廳榭精美的江南是文化之旅的不二選擇。 紅燒武昌魚、熏魚銀絲面、拆燴鰱魚頭、松鼠鱖魚、清蒸富春江鰣魚 沿松花江吃魚 撫遠(yuǎn)→鶴崗→伊春→哈爾濱→吉林 冬季松花江冰雪凝鑄:可到中國最東端的撫遠(yuǎn)等待最早的日出,到鶴崗水庫見證冬捕,在伊春觀霧凇,去哈爾濱賞冰雕,游冰雪長白山也另有一番情趣。 魚刨花、龍江魚宴、大馬哈魚子、得莫利燉魚、慶嶺活魚 ![]() 沿塔里木河吃魚 喀什→阿圖什→阿克蘇→庫爾勒 沿線可欣賞伊斯蘭風(fēng)情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億萬年風(fēng)雨剝蝕的神秘峽谷、金黃如畫的胡楊樹林,穿行在世界第二大流動(dòng)沙漠中,探秘樓蘭古城。 巴楚烤魚、大盤五道黑、博斯騰湖全魚宴 ![]() ![]() ![]() 沿金沙江吃魚 巴塘→麗江→大理→昭通→東川 西南是少數(shù)民族密度最高的地區(qū):有壁畫精美的佛寺,也有納西族的東巴舞;有富有特色的白族民居,也有延續(xù)千年織花衣、刺繡的苗家寨。僰人懸棺更是讓人驚訝的奇特習(xí)俗! 納西烤魚、大理砂鍋魚、 棒棒魚、梅子蒸鯽魚 ![]() ![]() ![]() 文人食客嘮魚嗑 ![]() 汪曾祺 戲劇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 等著吃你的魚! 梁山一帶人對鯉魚很重視,席上必須有鯉,“無魚不成席”。對即將結(jié)婚的青年男女,也不說是“等著吃你的喜酒”,而說“等著吃你的魚!” ![]() 蔡瀾 著名美食家、專欄作家 港人蒸魚 蒸魚本領(lǐng),如果說香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魚再肥美,不會(huì)煮不行:要蒸到魚肉剛好黐在魚頭,從前老饕一看廚子把魚蒸得過熟,就要翻桌子罵人,把好好一條魚糟蹋掉了。蒸魚本事高的有流浮山的“海灣”,黃腳鱲在廚房中蒸出的香味,在廳中都能夠聞到。一碟魚捧出,有大有小,但蒸得每一條的火候都剛剛好,這時(shí)感到不只魚是皇親國戚,我們也是貴族。 ![]() 梁實(shí)秋 著名散文家、翻譯家 厚德福的瓦塊魚 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故以為名。上面澆著稠黏透明的糖醋汁,微撒姜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魚快吃完,伙計(jì)指著盤中剩汁說:“給您焙一點(diǎn)面吧?”不大工夫,一盤像炒面似的東西端上來。酥、脆、微帶甜酸,那不是面條,是番薯擦絲下油鍋炒成的。若不經(jīng)意,還會(huì)以為真是面條呢! ![]() 沈宏非 《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站起來的魚 我曾在成都目擊了一條前所未見的“立魚”。盤子里,魚是呈S形立著的,躍如也。一條魚不但可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徹底改變觀感,還更新了筷子在魚身上的動(dòng)作和運(yùn)動(dòng)軌跡,不再是直接將魚肉從平面夾起,美食創(chuàng)意師改行當(dāng)了雕塑家。千千萬萬條魚倒下去,有一條魚站了起來,從此擾亂了魚在餐桌上的平鋪直敘的方式。是條駭世驚俗的魚! - END - 1月刊,已上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