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樓集 芋水堂 文三首 【黃樓記】(代序) 世有何事。萬物盛衰相尋。雲(yún)水變幻之類也。世亦本無人。紛紛榮辱得失?;糜八撵抖恳病?/span>
雖然。人茍溺於聲色臭味。當(dāng)其變滅。死生哀愁之際。將惶惶然不知自處。戰(zhàn)栗如禽獸。頹然如敗木。輾轉(zhuǎn)簟席。不亦哀乎。
人生於萬物。人。亦一物也。人與物。雖處南海北海。枵然與所言。其情在焉。或曰。亦豈謂人情。天道之所賦也。
始吾少年。從先君遊於彭城。一別而還。二十五年間事。十二月二日。夜渡江淮。千里而至彭城門下。五更至黃樓。天寒水凈。飮酒誦東坡詩。曰:“去年重陽不可說”。又曰:“黃樓新成壁未干”。張子曰。始公自作詩序。謂。登黃樓。夜著羽衣。相視而笑。自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
予曰。當(dāng)其河決。彭城門下水丈八尺。公乃親事畚鍤。救而全之。復(fù)明年。更筑黃樓。鎮(zhèn)河於東南。當(dāng)樓之成也。大水退而長堤圍。人民生還。秋禾又登。所謂蚤日復(fù)照。雲(yún)霧自開。海潮夜落。明月更圓。登樓賦詩。不亦樂乎。
予所愛放翁詩云。草木欣欣渠得意。乾坤浩浩我何私。譬如草木。世豈有樂。仁者欣然有至樂也。
【記與諸公飲】 十二月二日夜無月。渡淮泗。三更入彭城門下。水平風(fēng)息。至黃樓。飲酒誦太守舊詩。二十五年不還此州。廢井都塞。喬木干霄。而一時學(xué)者。彬彬出焉。晚與諸公飲酒。頹然就醉。窗間松柏影。座中賓主。皎然相照?;蛑^。平生所求其是矣。
【記謁錢穆墓】 十二月六日,尋錢賓四先生墓不遇。諸人皆下山去,予獨(dú)坐悵然,歌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旣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尺牘九通
【與淮海先生一首】 久闊彭城。消息杳然。情懷牢落。亦如公所諭也。向聞羣賢講席。無緣得謁。比蒙公存記。不勝以為寵也。旦夕往還。一見公等為慰。草書不謹(jǐn)。俊再拜。
【與張適洲一首】 廿六日向公兒子結(jié)婚。老友晉翁。不可不奔赴。卑意十二月二日夜行。渡江淮。侵曉至徐。見約遊遨。固所愿也。鴻影先生昨又囑。同道友愛之深。公必知之。
【與梅疏影一首】 某啟。昨夜奉別。暴雨橫至。高車僅免為魚鱉耳。一噱。又辱惠書畫金石。蒼然淳樸。感服不可言。夜談道。大慰久渴。去後回味。私意甚不足。竊欲更論,盡伸其意也?;蹄?!惶悚!
【與福公一首】 辱賜示新書。不即裁謝。窮年懶惰。馀無可藉口。比山居何如。公種菊讀書。而憂天下如此。不啻古君子之風(fēng)也?!督间洝凡眉舾綍?。去真儒之意甚遠(yuǎn)??鬃訌?fù)生。私意必不可。叔本華假私情以論道。名理雖通。而使人灰心寂滅。亦宜少親近。所謂拄笏看山。得少佳趣。此意公所知之。不即再見。乞萬萬保練。
【與鴻影先生一首】 某啟。累承垂問。蒙寵多矣。此日一趨聆訓(xùn)。又辱諸老宿。悚息!某欲二日夜渡淮。平明入城。冒寒沖雪。得一瞻晤為慰也。即見。不一一。
【與淮海先生一首】 彭城老守。放鶴不還久矣。九百年間。山水寂然。而公輩數(shù)人。高情絕世俗。適足以追配古賢。承諸公累見教。學(xué)者宏富固然。風(fēng)操凜冽。所深感佩。入城即往奔謁。驛旅泰然。不勞車馬沖涉矣。某頓首。
【與遂初一首】 生涯電露。蒙公知愛之深。幸甚!幸甚!俗世如此。忠義寂廖。罪廢窮老。臨鑒了然而可以知之。道人情懷不佳。生死所感動。疾病必不至此。蒙公奔走照庇。仆亦不辭。但側(cè)聽差遣耳。
【與子崇一首】 比碌碌。不作詩書。幾近閒廢矣。承寄示新詩。感刻!感刻!此一世界。真為逆旅。了然愛憎於內(nèi)。蕭然平淡於外。信有所得。貨祿名譽(yù)。持此安歸哉。比又增新嗜好。所謂薄有聲色。足可以娛野人。此意老兄亦必識之。呵呵!
【與黃老一首】 比不作字。辱公厚意多矣。小人不克懶惰。餘無可藉口。吳中山水。近如幾席。公窮筆墨。作夢中富貴。豈不徑往視之。所謂山前松下。縱橫屐齒。僕雖不雅。想亦懷箸而至。托附以為飽也。餘非面不盡。 【將發(fā)渡淮不到彭城二十五年矣】 戲馬臺前峯起立。雲(yún)龍湖水眼波寒。 清泉倒影泛肌骨。古郭依人老肺肝。 鶴去空亭餘寂寞。我來洪水失驚湍。 【自注:州東南舊有百步洪。河改道。遂隨堙沒。】 當(dāng)時百種消磨盡。日出隨人看橘丸。 【自注:將夜發(fā)而朝至。】
【別徐州】 十二月四日。諸君餞送於黃樓。乘醉出城。夾道皆舊時淮山也。 出郭萬家如水落。城南舉目見淮山。 重來縱筆烏衫袖。三過看君老鬢鬟。 玉樹蒹葭方在坐。道人白鶴未來還。 高車夜渡乘雷轉(zhuǎn)。梁楚晴空已更刪。
【夜過南京懷古幷寄諸朋友】 高閣飛樓雲(yún)上重。勢窮昨日化虛空。 吳人飛鳥夜孤沒。諸子靑山醉臥中。 斜月穿城花尙在。江潭照影歲非同。 年年海鶴歸來日。滿市無人識故翁。
【十二月四日黃樓作】 二十五年須眉掃。彭城老柳更著行。 故人相見如夢寐。坐對黃樓繞鬢霜。 洪河已落清河咽。薄雲(yún)斂月餘清光。 孤蛩縋耳有何意。掩抑不遑猶低昂。 晴天放懷眾峰出。諸子看余攜酒漿。 湖山偏慰野人意。四擁黃樓靑繞腸。 長河枯眼絶泗口?;瓷饺琮X未遮望。 西來黃蛇入古汴。浮舟一片天茫茫。 古來直木何多士。天命徵伐餘感傷。 座中彬彬有眞儒。雲(yún)龍山中白鶴翔。
【百步洪】 十二月四日。出城東門。南下百步洪。觀清河已落。而諸公方醉耳。 彭城古井落月珠。日出風(fēng)光開滿湖。 洪河久退沙如鐵。重來春雨生屋廬。 主人行櫓客坐瓠。諸山出沒如魚鳧。 清流不引黃流決。天與太守生齟齬。 潮頭十尺下百步。堅城崩奔驚萬夫。 亂紅過眼菌生滅。一時電露走須臾。 橫空白鶴去猶緩。雲(yún)雨勢窮收雷電。 銀河月出空舟楫。徘徊天馬星奔散。
【雲(yún)龍湖四絶句】
雲(yún)龍湖 我似飛鴻走卻來。古亭無意滿蒼苔。 湖山卻慰芋翁癖。清眼盈盈向月開。
放鶴亭 老守衰顔已還家。亂紅無數(shù)下飛花。 山人亦自逃空谷。放鶴亭西滿落霞。
寄崔淮海先生 皇家京洛動車塵。無限膏脂歲更焚。 一片君心如白鶴。雲(yún)霄之上幾人聞。
湖上 雲(yún)龍湖上晚來行。霜葉黃花最有情。 歸客又聞淮上語。驚人一鳥有時鳴。
【龜山漢王公墓】 十一月六日。北上龜山。入漢楚王墓室中。適洲同在。論當(dāng)世事。相從淮海先生赴遊也。 冬十一月歲丙申。古彭西北渡河津。 我非劉氏念祖考。撫摩石壁看錐痕。 楚王葬乎龜山下。吏徒皆去餘王尊。 深藏石室引火照。當(dāng)時四獸如鳶蹲。 武帝徵伐窮人力。蕭條四海如沙貧。 大墓厚築廣於內(nèi)。萬夫羸弱竭骨筋。 甬道入石開千步。還將斗石封黃金。 後來群盜滿山谷。道旁迤邐棄甁盆。 漢尊聖人有善種。梁楚王家遺風(fēng)淳。 墓成刻石示清儉。盜徒不辨籒史紋。 西漢諸侯久損削。今時駟馬猶紛紛。 崧高峻極安足道。冢中枯骨委灰塵。
【別徐州寄聖中兄】 梁楚王家金滿榻。先生牛角幾詩書。 不妨司寇誅庠老。定有上醫(yī)荷藥鋤。 山上王尊來下涕。城中食客坐求車。 我公疾惡還脫屣。憂國吟詩在醉餘。
【寄奇?zhèn)バ帧?/span> 陸子磨磚常作鏡。與公同看老頭皮。 咸陽厚築為灰土。南史直言有道機(jī)。 又令解牛來試刃。漫勞夢月定生奇。 讀書道眼生巖電。人說狙公未有欺。
【歲暮】 歲暮行人急。悠悠出郭遲。 寒日移短景。鬱鬱停車騎。 凍雲(yún)濃欲雪。落木千樹灰。 江流行萬馬。驚風(fēng)滿人衣。 我懷慶豐初。天命嗟及時。 詩語橫驟出。談?wù)摪l(fā)萬機(jī)。 飲酒向諸子。高歌殊不疲。 下筆動雷霆。揮翰手如飛。 舊穢既掃除。新蛛良復(fù)施。 小人令公喜。咫尺裹萬絲。 國士塵土中。推門豈復(fù)疑。 聖人久遣出。昏昏德星微。 劉章歌田後。王命復(fù)歸茲。 至今凌煙閣。猶念太祖威。 維時京師獄。高車甘雨隨。 王法千斛傳。掩抑還自非。 咸陽固焚滅。今人豈不思。 秦皇浮海上。先有商君歸。
【湖上】 薄霧來微雪。披豁有湖峯。 圓月夜旁落。風(fēng)煙意已空。 飛鳥渺無托。深思心力窮。 萬里不能盡。奮飛猶在籠。
【遊包山寺】 天寒歲暮百草枯。舟入洞庭包山塢。 山下水光天瓢注。山頭古寺飛來觚。 羣僧坐殿生煙霧。大湖落日墜懸蛛。 翠袖無人倚修竹。高枝搖動啼驚烏。 石上蒼苔老於吾。階前屈折孤松扶。 蒿茅凡庸羣超越。嚴(yán)霜一以俱誅除。 地為幾席天為廬。大佛有信萬人趨。 廊下古跡字猶著。以手摩之涼生膚。 撞鐘斜日幡影紆??樟痔と~聲蘇蘇。 舊時老僧問不見。參差人影從諸徒。 【自注:丁亥春。予嘗從諸公遊此寺。重到復(fù)八年矣?!?/span>
【題黃老為海上姚傑先生造像】 先生刀篆聞海上。白頭聽鶴松江野。 儒林丈人有黃公。風(fēng)流談笑入圖畫。 春風(fēng)婀娜動金石。絲縷遊雲(yún)窮變化。 寫君胸中秦漢論。鑿盡高峰排萬瓦。 出門看山屢終日。夜談百斛明珠瀉。 抱石老境有至味。蒼頭啄啄如食蔗。 大刀入芥挾雷風(fēng)。蝸痕轉(zhuǎn)墜聞叱咤。 默然坐此駐雷霆。佳人色莊誰能者。
【遊北山寺】 稻河蚤出霧如雪。諸子猶眠臥不知。 平明穿城到古寺。推門老者驚問誰。 堆墻梁柱皆古木。墻頭竹樹相攜扶。 老僧已去泉已竭。大殿深闊容舟艫。 鎏金佛偶人自畏。尊前默禱咸不語。 世俗眼見何足道。秘從神鬼相傾吐。 聖朝仁風(fēng)乃扇動。天子重來萬事新。 邇來刑不上小吏。界外妖魔更何論。 【自注:寺有卓錫泉】 【錢穆墓二首】 山行欲出高峰上。橘柳千行逐勢低。 絕頂應(yīng)知無一物。不妨到此最相宜。
黃花綠橘俱匆匆。勝日停車向此中。 雪裏生春山有意。行舟不係水無窮。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