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上海又被稱為“申城”,為什么呢?據(jù)史記載,上海的開發(fā)起源應(yīng)追溯到戰(zhàn)國后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雖屬吳越之地,但因地處長江三角洲入??谀习叮芴鄺l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積,土地多呈荒蕪和沼澤狀態(tài),開發(fā)極為薄弱。到了戰(zhàn)國后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楚國令尹(相國)春申君黃歇請封于此,建都邑于故吳墟(今蘇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開發(fā),成為富庶之地,因?yàn)榇荷昃獾夭⒌昧己弥卫恚虾R簿陀辛恕吧辍背堑暮喎Q。 春申君黃歇的歷史業(yè)績后世流傳,在上海及其周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留下了與春申君黃歇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遺存。黃歇在江東封地的開疆拓土,在上海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農(nóng)耕文明和水上航運(yùn)文明。興修水利,疏浚水道,主持疏浚東江、婁江、吳淞江“三江”,開浚黃歇浦(黃浦江),連通太湖和淀山湖,將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dāng)?shù)米,與東海、黃海之間的長江出海口連通。后人繼承春申君的傳統(tǒng),不斷深挖疏浚,至今,黃浦江江闊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噸級船只,屬一級航道,黃浦江由此成為上海市的母親河。由此,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qū)、春申路、春申村等地名遺跡,均為紀(jì)念這位開“申”之祖而命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