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任彭澤縣令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傳世。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的詩人。他以“醉人”的語態(tài),指責是非顛倒的上流社會,反映仕途的險惡,表現(xiàn)退出官場后怡然陶醉的心情,表現(xiàn)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為代表,抒發(fā)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nèi)容,出現(xiàn)在文學史上,前所未有,尤其是在制度和觀念森嚴的東晉社會里顯得特別可貴。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在他的詩中,隨處可見對污濁現(xiàn)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飲酒》其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雜詩十二首》之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jié)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
|
來自: 網(wǎng)摘文苑 > 《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