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填精散 紫河車100g、鹿茸30g、紅參60g、三七30g、龜板60g、雞內金30g 氣虛:北芪、黨參、太子參、白術、山藥、炙甘草。 血虛:當歸、熟地、白芍、首烏、阿膠。 陰虛:沙參、麥冬、天冬、百合、石斛、生地、枸杞、女貞、旱蓮、玄參. 陽虛:巴戟、仙靈脾、補骨脂、肉蓯蓉、杜仲、川斷、菟絲、熟附、肉桂、干姜。 夾痰;半夏、南星、白芥子、桔梗、貝母、竹茹、瓜蔞、杏仁。 夾瘀:桃仁、紅花、丹參、牛膝、三棱、莪術、雞血藤、郁金、玄胡、川芎。 氣滯:陳皮、青皮、枳實、川樸、香附、木香。 濕濁:佩蘭、藿香、蒼術、砂仁、豆蔻、苡米、茯苓、澤瀉。 癌癥厭食惡病質綜合征為晚期癌癥常見并發(fā)癥,主要特征是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細胞因子、瘦素、神經肽N PY、癌癥特殊治療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與細胞因子的關系最為密切。治療上甲地孕酮對此綜合征有確切的療效,可以改善惡病質患者的食欲,增加體重,提高生活質量,副作用也較多,主要為胃腸反應、血管栓塞、外周水腫、高血壓等;其它治 療如營養(yǎng)支持、非甾體抗炎藥、( n.3) 脂肪酸、沙立度胺、褪黑激素、抗細胞因子抗 體、己酮可可堿、抗氧化劑、生長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等對惡病質的療效均不確定。 中醫(yī)方面,結合患者臨床表現,當屬中醫(yī)“ 癌癥虛勞” 疾病范疇,“ 虛” 是人體陰陽氣血的消耗不復,“ 勞” 是人體任何器官的過用,或動作過極,皆可因勞致病,最終形成“ 虛勞” ,而癌癥引起的“ 虛勞” 與一般疾病之虛損或虛勞尚且不同,其初緣于機體正氣虧虛,癌毒之邪走竄,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導致機體氣血陰陽精津盡皆虧虛,臟腑經絡功能失調,瘀血痰濁內阻,而腎主藏精生髓,內藏人體之元氣精微,故癌病日久最終消耗的乃是腎之元氣精微。治療上一般疾病引起之“ 虛損” 通過調整虧虛臟腑之氣血陰陽即可見效,而“ 癌癥虛勞” 病情危重,一般的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腎藥物難以取效,須先后二天同補,以先天帶動后天,虛而補之,勞而溫之才能收功。 組方中紫河車味甘咸,性溫,《本草綱目》謂其為“ 天地之先,陰陽之祖,乾坤之始”,《本草疏》云“ 人胞乃補陰陽兩虛之藥,有返本還元之功” ,《本經逢原》謂“ 紫河車稟受精血結孕之余液,得母之氣血居多,能峻補營血” ,其由父精母血相合而成,乃血肉有情之品,非金石草木藥可比,能大補元陰元陽,治療各種虛損、氣血兩虧、精血不足、形體消瘦、食欲不振等病癥。藥理表明含有豐富蛋白質、糖、維生素、免疫因子、多種性激素、酶及礦物質,是一味補益氣血、益腎填精的良藥;鹿茸性甘咸溫,入肝腎二經,善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藥理表明含有骨膠質、腦素、氨基酸、半乳糖胺、蛋白質、鈣磷鎂等元素;龜版性寒,味甘咸,是滋陰強壯佳品,可滋陰潛陽,益腎健骨,藥理表明含有膠質、脂肪及鈣鹽等成分,具抗放射、抗腫瘤、 增強免疫、補血功效。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具大補元氣、寧身益智、益氣生津、補虛扶正、延年益壽之功,譽為“ 百草之王” ,藥理表明含有40多種人參皂苷,及人參多糖、醇、低分子肽、氨基酸、維生素、有機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具防腫瘤、抗衰老、抑制細胞凋亡、增強免疫功能。三七昧甘、微苦,性溫,《綱目》譽之為‘’金不換‘’,《拾遺》認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且稱“ 北參南七” ,藥理表明含有人參皂苷,并含有黃酮苷、田七氨酸、黃酮等化合物,三七對血液造血、心血管、神經等系統均有作用,可抗炎、增強免疫、抗腫瘤、抗衰老、增強糖、脂肪、蛋白質合成等諸多功效。通過以紫河車、鹿茸、龜板等血肉有情之品補腎填精,才能最終恢復被癌毒耗散之精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