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 年關(guān)近了,在外的游子們,思鄉(xiāng)心切,期待早早踏上回鄉(xiāng)的旅途;而在家翹首以盼的長輩們,一年的思念和關(guān)切也在年關(guān)將近濃縮成一句句貼心的問候,一聲聲親切的呼喚。 年味是父母對兒的期盼,兒對父母的思念,在冬日的新春暖陽中愈來愈濃,無論富貴貧賤,路途遠(yuǎn)近,回來就好! 年味是父親的殺豬宰雞采購年貨。殺豬飯是徽州過年的重頭戲,是熱鬧隆重的年事前奏。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會養(yǎng)一頭以上的豬,無論肥瘦,過年皆一刀宰殺。殺豬場景令人心驚心酸,可是當(dāng)看到白皮紅肉進(jìn)入滾燙的沸水,做成美味佳肴端上可以大快朵頤之際,未免也饞得流下口水。 香噴噴的豬血湯、爽口的炒豬肝、鮮美的爆腰花、油而不膩的米粉蒸肉、口感正宗的紅燒大腸、老少咸宜的蘿卜燒肉......殺豬飯,吃出了鄉(xiāng)村的氛圍,吃出了鄰里的和諧,吃出了親友深深的情感,吃出了漸行漸近濃濃的年味。 年味是母親的巧手做年飯。母親是過年那個最忙碌的人,不論是殺豬飯、蒸年糕還是除夕夜的年夜飯,從材料到烹飪成熟端上團(tuán)圓的飯桌必親力親為。許多年輕人為了圖方便去酒店訂一桌年夜飯,但我更喜歡大家熱熱鬧鬧一起動手,男女老少歡聚一桌吃上一頓豐盛的而又親情濃郁的年夜飯。當(dāng)然,徽州的逢年過節(jié)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吉慶菜——水餡包。 晶瑩剔透的冬瓜火腿,香而不膩;黃澄澄的南瓜,滿口生津;亮晶晶的豆腐豬肉,香湯滿嘴,余味悠長??兿乃W包不但品種繁多,而且與徽商和徽州留守女人緊密相連。一只只半圓形包子表達(dá)著徽州女人渴望夫妻團(tuán)圓的欲念;包子上那一道道皺褶寫滿了徽州女人思夫,念夫縝密的情思;包內(nèi)細(xì)膩多樣的餡包涵了留守女人豐富的感情。母親就是那個勤勞善良,守望子女,思念丈夫,渴望一家團(tuán)聚的那個淳樸的徽州女人。年味是母親的那雙巧手,那份濃濃的親情和愛。 “爆竹聲中一歲除”,年味是大紅色,是中國紅。紅紅的春聯(lián)貼起來了,紅紅的鞭炮燃放起來了,紅紅的燈籠掛起來了!滿街滿目的大紅色,伴著走親訪友相互祝福,伴著喜慶的溫馨享受著生活的甜蜜!大紅色就是對新年最好的詮釋。 年味是徽州人過年的果子盤。果子盤由6至8種零食組成,有瓜子、花生、糖果、山核桃、開心果,還有必不可少的有大紅紙包著的頂市酥。它是聰慧的徽州人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小紅紙包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一個長方塊,小紅紙上有店家的招牌。頂市酥又名“紅紙包”,也叫麻酥糖,寓意喜氣、吉祥,聞之馨香,入口有異香,這霸氣的名字據(jù)說還是乾隆皇帝御賜的。就是這熟悉的味道伴徽州人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節(jié),得以流傳至今,恒久不衰。入口噴香熟悉的頂市酥味道,是徽州人舌尖上的美味,是年味最有力的凝聚。 年味來了,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出門走親訪友拜大年,說上幾句吉祥的話,喝上幾口甜茶,吃上幾個熱騰騰的雞蛋,再來一碗豆干茶筍肉絲制成的澆頭面,給孩子一個壓歲紅包,年味濃濃地聚集在這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拜年祝福中。 那么,請告訴我,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年輕人手指尖上的流動,是新年微信里的聲聲祝愿,是千萬里歸來的團(tuán)聚。 年味,是灑在心頭的感動,是除夕夜?jié)鉂獾臒熁鹞叮悄瓿跻淮┬聠柡虻南矏偂?/strong> 年味,是初二給父母、丈人丈母拜年的行動,是十五的元宵彩燈的熱鬧,是徽州人的美好向往,對新年的否極泰來,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希冀。 (本文摘自績溪論壇,作者:香飄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