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科科老師的邀請,讓我寫一些我通過國考教師資格證的經驗。愿我的一點微薄的經驗能給大家在通關的路上少走一點彎路。下面是我的經驗:
一、考綱啊! 對的,考綱,很重要。考綱就像夜里航海路上的一座燈塔,照耀著你前進的方向。我做事習慣講究效率和節(jié)省時間。我是9月初才開始備考,當時有個朋友說好了跟我一起備考,但是她覺得太遲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太緊了,然后放棄了。后來我就一個人開始備考,我備考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考綱,如何研究考綱?相信大家很關注。 很簡單就三點:
1,考什么?有多少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是什么? 2,如何考?即這些考點的常見題型是什么?(這點很關鍵,比如這個考點經常以選擇題出現(xiàn),那就不必一定要背上,只要弄懂弄透就行。如果是以簡答題或者論述題出現(xiàn),那就要以背上加理解透才行。) 3,每一章占分值比例是什么?(比如科二中明顯教育學人物及其理論分值較多,而普通心理學分值比例較少,那你復習的時候重心就要多放在分值較多的章節(jié)上面。)
研究考綱有什么好處呢?好處太多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我在備考中有明確的規(guī)劃,知道哪些章節(jié)較重要,哪些章節(jié)次重要,哪些章節(jié)不重要。哪些需要狠狠的背上還要理解通透,哪些只需要理解即可,哪些一帶而過,復習的時候事半功倍。(悄悄為17打廣告,17課程中有研究考綱的課的,而且是免費的哦,大家快去搜了看。)
二、準備備考計劃
研究考綱,就是為了準備備考計劃:
1. 我本來不打算報班的,但是聽了一節(jié)科科老師的關于教育法的課當即決定買了,因為我以前在學校聽法律法規(guī)的課都能聽睡著了,很是枯燥無聊。但是課課老師的課加了很多有趣的小例子,整堂課生動活潑,當即拍手叫好,決定買了17的全程班,跟著老師捋了一遍所有的知識點。感謝17的全體老師,為我備考之路帶來了很多幫助。 2. 根據(jù)考綱決定聽課的頻率和刷題的數(shù)量。17真的是個很好的幫手,寄來了資料還有一起考教師的app,都非常有用。除了教學設計,所有的課我都只聽一遍,然后重要的章節(jié)我畫了思維導圖。然后刷題,對關鍵來了,刷題!刷題!!刷題?。?!我把app上和資料上的題目全部做了一遍,錯的做備注,回到知識點上再理解弄透。這很關鍵,個人認為課聽的再多,不如做題來的實在,因為做題的過程中你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點沒理解,哪些知識點忘了漏了。通過做題加深印象。 比如,這些錯題,我會回歸到書上或者自己做的筆記上,用紅筆標注。如下圖: 黑筆的是我第一次做的筆記,紅筆的就是我后來遇到錯題做的標注。這樣效率高不說,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 分科目研究: 我們都知道科一比較簡單,科二較難。科一說白了就是: 對于科一,大家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復習,我在科一上花的時間不多。
① 教育學的五觀(很重要,狠狠的背上并理解通透) ② 法律法規(guī)(記住關鍵字再多做點題即可) ③ 文化素養(yǎng)(額,這考的范圍太廣泛,我吃的老本,菜菜的課我?guī)缀鯖]聽,直接放棄了,考試的時候運氣爆棚,只錯了一道!哈哈) ④ 閱讀和寫作能力(我高中的時候語文還不錯,閱讀和寫作都還可以,所以花費時間也很少。)
對于科二,知識點比較多,但是根據(jù)做好計劃也不難。 ① 教育基礎(這一章占分值較高,主要在選擇題中出現(xiàn),所以只要做好理解透并記住人物與其理論相對應即可。)我當時每個人物及其理論都做了思維導圖,然后做了很多題。 ② 教育心理學(復習計劃同上) ③ 普通心理學(這一章考點不多,理解即可,所花時間不多) ④ 教學實施和班級管理(這兩章中論述題考的較多,所以需要背上) ⑤ 教學設計(最后一大題大家可能覺得很難,覺得教學設計很難寫。其實只是紙老虎,一開始我也很畏懼。)我聽了兩遍課程,然后試著自己寫教設,寫了一遍又根據(jù)答案修改,再寫再改,前前后后反復做了大概10篇,后來教設題就變成送分題了,信手拈來。
這是第一輪復習,我耗時一個月,9月底的時候對于通過考試我已經很有信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