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諧趣·觸目皆為詩 宋朝正德年間,有位游手好閑而又歪才滿腹的無賴子喜歡作十七字詩,并且能觸目成詠。有一年當?shù)卮蠛?,太守祈雨而不得,此人遂賦詩道: 太守出祈雨,萬民皆喜悅; 昨夜推窗看——見月。 此詩傳入了太守耳中,太守惱羞成怒,命差役將詩的作者抓到堂上審問。未等太守問話,此無賴子斜眼看到不遠處有一大腳使女立堂上聽審,又詩才奔涌,朗聲誦道: 丫環(huán)站大堂,金蓮三寸長; 為何這樣小——橫量。 太守哭笑不得,命此人再作一首,如果能使太守滿意,他就可以被釋放回家。太守別號西坡,無賴子被告知須以此為題,他隨即作成一首: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 若將兩人較——差多。 太守大怒,以誹謗律判其發(fā)配鄖陽。臨行之日,無賴子的舅舅送他,二人相對而泣。突然,這位無賴子不哭了,他言道“我又有詩了”: 發(fā)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甥舅齊下淚——三行。 他的舅舅一只眼瞎,故曰“三行”。
|
|
來自: 智者1111 > 《詩詞對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