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公元730-810年)是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張良二十七世孫,與張家湖張氏唐分支一世祖張寧同朝為官,按輩份論,長張寧五世。他原名龜齡,后唐肅宗賜名志和,是唐朝著名道士、詞人、詩人,自號元真子,煙波釣徒,居浙江紹興。由于絕意仕進,隱居江湖,曾在黃石市西塞山桃花洞潛修數(shù)載,常垂蒞張家湖,對此地美景十分留念而不歸。為了抒發(fā)自己對此地江湖、山水、人景的情感,寫下了“西塞山”(當時此湖無名,只有三國志記有西塞山)為詞牌的千古名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西塞山與張家湖咫尺之隔,而鱖魚俗稱“花魚、桂魚”,正是張家湖優(yōu)良水質(zhì)滋生的特產(chǎn)。
|
|
來自: 青山綠水zgs > 《磁湖(張家湖)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