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le mary作品) 尿床,相信這是讓眾多媽媽頭疼的事,很多寶寶到了四五歲的時候還在尿床呢!讓爸爸媽媽無比的苦惱,前幾天和媽媽們聊天,然后就說到寶寶尿床的問題,一位媽媽說,我家寶寶三歲半了,每次睡覺的時候,都要喝奶粉,晚上睡前喝的更多一些,200ml左右,到了夜里,你要是不喊他去廁所,他就尿床,然后繼續(xù)睡,什么也不知道,每次尿的也不多,要是到天亮的時候應(yīng)該能憋住的,可是就是不憋,有就尿。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還尿床可該怎么辦呀? 新生寶寶一天會小便20次左右,排尿是身體的反射動作,加上新生寶寶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這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寶寶都是在尿床中成長的。 寶寶在3-4歲的時候,逐漸開始可以控制膀胱和括約肌,膀胱的容積也變大了些,排尿的次數(shù)會降低為一天10次左右,到了5歲時,有8成以上的寶寶都能控制好小便了,但少數(shù)的寶寶,控制排尿的身體發(fā)育較慢,比較常會有尿床的狀況發(fā)生!但是,寶寶若超過6歲以上還常尿床,可能就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矯正! 寶寶為什么會尿床呢? 因為寶寶的膀胱與括約肌未成熟,控制能力還不強,另外也有可能是神經(jīng)發(fā)育晚熟的現(xiàn)象,例如慢學(xué)會說話和走路,媽媽不用擔(dān)心,夜晚尿床的寶寶大多沒有泌尿系統(tǒng)異常的問題,但是如果是白天清醒時,有膀胱炎、尿失禁的狀況,一定需要去醫(yī)院檢查是否為尿道炎、或兒童糖尿病的癥狀。 另外,外在因素如:被媽媽打罵、考試考不好、心里有壓力有挫折時,都有可能會造成夜間的尿床。 如何幫寶寶告別尿床? 想要寶寶遠離尿床,其實很簡單,平時在生活上多注意,就可以很好的改善寶寶尿床的問題。 幫寶寶養(yǎng)成睡前去廁所的習(xí)慣 寶寶在上床睡覺之前,爸爸媽媽最好陪寶寶去上一次廁所,讓寶寶養(yǎng)成睡覺前去廁所的習(xí)慣。 不要給寶寶用尿布 給寶寶用尿布,媽媽們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洗床單,但是容易讓寶寶對尿布產(chǎn)生依賴心理。媽媽可以讓較大的寶寶一起來洗床單,讓寶寶明白,尿床會讓媽媽辛苦的洗床單,從而讓寶寶自發(fā)性的希望自己不要尿床。 睡前不要讓寶寶喝飲料 晚上睡覺之前的兩個小時內(nèi),爸爸媽媽務(wù)必不要讓寶寶喝一些利尿的飲料,比如:汽水、西瓜汁等,如果寶寶口渴,可以和一些白開水,但是要注意,睡前也不要喝太多。 給孩子適當(dāng)?shù)莫剟?/span> 很多媽媽,當(dāng)發(fā)現(xiàn)寶寶尿床后,都會懲罰孩子,其實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媽媽不防采用獎勵的方式,或許更加有效呢!如果寶寶一天沒有尿床,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小小的獎勵,如果連續(xù)幾天沒有尿床,爸爸媽媽可以送寶寶一個小玩偶,美國臨床實驗證實用鼓勵的方法,成功率比責(zé)罵的方式還高。 鼓勵代替責(zé)備 小寶寶也是有自尊心的,并且寶寶尿床也不是在犯錯,如果媽媽用諒解、包容的態(tài)度和寶寶溝通,寶寶也會主動面對自己尿床的問題,過度的責(zé)罵會增加小孩子心理的壓力,反而造成反效果呢! 寶寶尿床注意事項 按時睡眠 爸爸媽媽要適當(dāng)控制孩子的活動,白天最好不要讓孩子玩的太累,避免夜間失眠太深喊不醒。睡覺之前最好讓孩子去一趟廁所,睡覺時讓寶寶穿寬松一些的睡衣,被褥不要太厚,不要裹得太緊。爸爸媽媽在睡前喊孩子一次,天亮?xí)r喊孩子起夜一次。 配合治療 如果孩子尿床比較嚴(yán)重的話,爸爸媽媽也要引起重視,很多家長總是抱著“尿床不是病”的觀念而一拖再拖,從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給孩子終身都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除了注意飲食和按時睡眠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積極想辦法為孩子治療。孩子放假家長時間休息,因不必?fù)?dān)心尿床的事被老師同學(xué)知道而放下精神包袱,精神上較為放松,服用藥物也較準(zhǔn)時和有規(guī)律,便于集中治療,效果會比平時好。家長和孩子出門在外也要按時、按量、按療程用藥。服藥時要照顧到孩子的“面子”,最好不要當(dāng)著其他小朋友面吃藥,避免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淘淘媽叨叨叨: 尿床,是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事情,淘淘兩歲的時候,也偶爾會尿床,有一次淘淘又尿床了,然后他就給我說媽媽,我夢到去游樂場玩,可是我想上廁所,然后就和爸爸一起找?guī)?,尿尿,結(jié)果又在床單上畫地圖了。孩子尿了床,爸爸不是上來就責(zé)罵孩子,而是讓孩子放松下來;在孩子需要時,陪孩子一起探討應(yīng)對尿床的方法,但同時也對孩子足夠包容:尿床了好像也沒有什么大不了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