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淵源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蹲详栔熳蛹矣枴肥求w現(xiàn)朱熹思想的重要文獻,內(nèi)容是關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長幼之間的道德倫理關系,提出每個人在其中所擔任的角色應如何盡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吨熳又渭腋裱浴肥侵祆浜笕酥觳畯]所做,講述為人處世、修身治家的道理,主張勤儉持家、公平厚道、誠實待人、與人為善等道德教育思想。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jīng)”,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 出自朱熹別號紫陽先生,朱氏堂號取“紫陽堂” 此匾是清康熙皇帝為表彰書院對傳承理學,培養(yǎng)人才的貢獻,御賜給岳麓書院等處的匾額?!皩W”為格物,“達”為:致知,“性”為道,“天”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認識論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體現(xiàn)。即通過道德修養(yǎng),追求“至誠”的境界,以感應天地,達到“天人合一”。 朱熹認為人際關系和諧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社會關系和諧的關鍵。朱熹一生淡泊名利, 安守清貧, 從不妄取不義之財。朱熹主張“子孫不可不教也”。 朱熹一生無論為官或是傳道授業(yè)都自始至終堅持一個“忠”字。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 朱熹都堅持作為一個臣子應該承擔的責任。朱熹希望所有的君主都能做到“仁”,所有的臣子都能盡到“忠”, 最終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朱熹《家訓》從“慈、教、孝、友、恭、和、柔”諸方面對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倫理道德關系做了重要論述,指出每個人在家庭中應盡的道德責任和相應的角色義務,構建了彼此關懷、相親和睦的理想家庭圖景。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邾國文化|朱家人的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