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姐不僅是一個網(wǎng)紅,“炒作”、“妄想癥”、“美國”、“鳳凰主筆”、“綠卡”……某種意義上她是一群人、一個小時代的代表和縮影,甚至,代表了一種價值觀。 有人欽佩鳳姐,但又不會去做“鳳姐”——這是大多數(shù)的現(xiàn)實,也是正常世界該有的樣子。 ▲ 羅玉鳳今天發(fā)表微信長文,她在文中細數(shù)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并表示“我只是想拿到這張綠卡(美國給外國公民的永久居住許可證),然后告訴所有人: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求祝福,求鼓勵。”這篇“不認命”的文章瞬間閱讀10萬+,點贊破萬。 我們有點欽佩這個“不認命”的姑娘 除了我們都知道的標簽,鳳姐到底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 按她自己的話說,家里很窮,父母讓她“認命”——做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婦女,謀一份職,結(jié)婚生子,過完和父輩一樣的人生。 但她自己并不這樣想,她“不愿意認命”。她曾發(fā)誓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讓自己成為體面的城里人。她辭去在家鄉(xiāng)的工作,來到上海,做一名“外來務工妹”。 上海的生活并沒她理想的那么好,她說:“現(xiàn)實第N次教育了我,不是到了上海,就能成為一個體面的城里人,恰好相反,到了上海,才發(fā)現(xiàn)以我的學歷,我的條件,我一輩子也只是一個在上海務工的,還是土里土氣的‘農(nóng)村娃兒’?!?/span>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因為一檔征婚節(jié)目紅了。她說:“雖然那個時候網(wǎng)上罵聲一片,但是其實我的內(nèi)心深處是竊喜的,因為我終于有一樣東西是很多城里人沒有的了,擁有了這樣東西的我好像就可以以此得到他們的承認,并且從此走上人生的巔峰?!?/strong> “但是內(nèi)心的這種竊喜,很快就變成了巨大的失望和屈辱。” 家人不理解,朋友把她拉黑……“我要去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我要去美國!如果我在美國證明了我自己,那就證明是不接納我的你們錯了!很多人一直在追問我為什么要去美國,這就是原因?!?br> 如今,羅玉鳳正在渴望著一張美國綠卡,一張她認為可以給自己青春十年的交代。 原來自己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strong>自從鳳姐去了美國之后,罵鳳姐的人少了一些,支持她的人多了一點。鳳姐的經(jīng)歷開始有點“勵志”的意味。 單從人的角度出發(fā),同樣是農(nóng)村的女孩,鳳姐過的和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她敢于走出去,迎著時代潮流,做了第一批“網(wǎng)紅”,敢于向原有的生活框架發(fā)出挑戰(zhàn),一個人前往美國,學習英語,成為媒體主筆…… 無論結(jié)果和利害,打破常規(guī)總是讓人興奮。 我們不會效仿這個姑娘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都不會、也不愿做“鳳姐”,因為這樣改變生活的方式有點“不擇手段”,讓人沒那么心安理得。改變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鳳姐選擇的可能是最快的一種,但絕對不是最好的一種。 鳳姐想要綠卡,但是她距離綠卡還有很大的難度。她曾在微博中說:“每次在街上碰到流浪者,我都會給兩塊錢,他們有綠卡,但是沒有錢,我生活還好,但是沒身份,希望我們能互相沾光?!?/span> 極度渴望往往會走向極端。之前就有媒體爆料,鳳姐企圖通過“政治避難”的方式申請美國的綠卡,甚至為此不惜加入了反華組織,為了得到綠卡,撒謊假裝被中國迫害。
這篇文章出來之后,引發(fā)了網(wǎng)友特別大的討論。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 支持者說,鳳姐嘩眾取寵,一直妄想“走捷徑”,賣國求榮,令人不齒,樹立了壞榜樣。 反對者說,鳳姐不過是普通的勞動者,在哪里都是靠自己掙錢養(yǎng)活自己,無論是修腳工,還是窮屌絲,都不應該受到批評。 眾聲喧嘩中,風姐更多的是娛樂的“消費品”,她在輿論中得到自己的想要的,大家在談論中得到消遣和思維碰撞。 ■ 我們不會完全反對“鳳姐式人生”,只要她不做傷害國家和公共利益的事情,她的人生不需要別人來過多評價。反而她性格中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 ■ 我們不會完全支持“鳳姐式成功”,她是那個網(wǎng)絡時代造就的特殊個例,踏踏實實工作、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結(jié)合是社會的共識,也是人類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基礎,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 那么,鳳姐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給一群人以激勵,努力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敢于打破常規(guī)是件好事情。 給一群人以警示,踏實才是長久發(fā)展之道,受人爭議的“捷徑”并不舒服。 作者 | 陳琛 中國青年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