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為高觀察臨魏晉唐宋諸書卷》,此卷系臨古之作,為董其昌65歲前后手筆。董其昌之歷史評價: 《畫史繪要》:董其昌山水樹石,煙云流潤,神氣俱足,而處于儒雅之筆,風(fēng)流蘊籍,為本朝第一。 《明史》:性和易,通禪理,蕭閑吐納,終日無俗語。人儗之米芾、趙孟頫云。同時以善書名者,臨邑刑侗、順天米萬鐘、晉江張瑞圖,時人謂刑、張、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遠甚。 《明史·文苑傳》:①名聞國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②同時以善書名者,臨邑邢同、順天米萬鍾、晉江張瑞圖,時人謂“邢張米董,然三人者不逮其昌甚遠。 《論書絕句》(王文治):書家神品。 明人周之士:六體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蘇,入乎米,而豐采姿神,飄飄欲仙。 清翁同龢:董公此書,正如天女散花,神龍戲海,最后題字又謹(jǐn)嚴(yán)超秀,奇跡也。 清代學(xué)者包世臣:行筆不免空怯。 《廣藝舟雙楫》(康有為):香光(董其昌)雖負(fù)盛名,然如休糧道士,神氣寒儉。若遇大將整軍厲武,壁壘摩天,旌旗變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明末書評家何三畏:天真爛漫,結(jié)構(gòu)森然,往往有書不盡筆,筆不盡意者,龍蛇云物,飛動腕指間,此書家最上乘也。 《跋董其昌墨跡后》(康熙帝玄燁):①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楮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經(jīng)意處,豐神獨絕,如微云卷舒,清風(fēng)飄拂,尤得天然之趣。②結(jié)構(gòu)字體皆源于晉人,能得其運腕之法,轉(zhuǎn)運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雄奇峭拔,草書縱橫排宕有致。 |
|